項懷誠一句「有升值壓力」 滙市有反應<br>遠期人民幣受捧成交急增

項懷誠一句「有升值壓力」 滙市有反應
遠期人民幣受捧成交急增

【本報訊】與本港經濟息息相關的人民幣,其滙價近期有升值壓力,反映市場對人民幣滙率前景信心的1年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昨日升至歷史新高,成交金額更增加4倍。市場人士指出,眾多有利因素令人民幣呈升勢,如市場憧憬QFII帶動資金流入、內地國內生產總值及海外直接投資增長強勁、內地財金官員訪港期間,認同人民幣有升值潛力等。不過,人民幣升值也為疲弱的香港經濟造成衝擊,因為港商的經營成本可能被迫上升,削弱競爭力。

國家財政部長項懷誠日前出席商界午宴時,被問及人民幣前景,坦言該話題相當敏感,但他個人也承認有升值壓力。不過,外滙市場普遍用以衡量人民幣升跌壓力的1年期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昨日1美元兌人民幣的滙價最高曾見8.2350,較現貨價8.2770折讓(即人民幣有溢價)達380點子,顯示人民幣有升值壓力。滙商估計單日成交額超過2億美元,約為平日4倍。

QFII出台資金流入
花旗銀行香港區行長陳子政及渣打銀行董事王冬勝均認為,人民幣長遠來說一定有很大升值能力,以目前中國內地每年生產總值增長達7%至8%,以及海外直接投資上升逾四成的速度看,人民幣不可能存在貶值空間。陳子政指出,QFII公布暫行辦法後,對人民幣遠景也產生鼓勵作用,惟鑑於要維持出口競爭力,相信當局不希望人民幣滙率過強。
王冬勝又透露,該行已正式申請為QFII託管行。
不存在實物交收的美元兌人民幣遠期市場,長期以來均處於溢價(即人民幣有折讓)狀態,意味滙商一向認為人民幣長期滙價存在貶值風險,在金融風暴期間,有關溢價更勁升至近10000點子水位,即以8.2770現貨價計,1年後1美元將兌9.2770人民幣。

不過,該合約自上周五起,已由溢價轉為折讓。新加坡發展銀行大中華市場銷售部主管馮孝忠表示,近一周人民幣遠期滙率持續強勢,昨日折讓價從開市時約120點子,最高升至380點子,收市時回落至340點子,是歷史高位,整日不乏大手成交的實盤,相信背後包括一些代表客戶進行對沖風險的買賣。
他指出,理論上人民幣息率偏低於美元(1個月人民幣息率只得1厘多),美元兌人民幣遠期滙率出現折讓是合理結果,但長期受人民幣滙率存在貶值的陰霾籠罩,才變成溢價現象,鑑於現時中國經濟利好的因素強勁,溢價扭轉為折讓的勢頭料可持續一段時間,反映海外投資者對人民幣貶值的憂慮已徹底消除。

港元受惠稍為轉強
另外,滙商指出,受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表現向好刺激,昨日港元遠期美電溢價收窄,1年遠期美電溢價再跌40點子至220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