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屍體新的尊嚴」

「賦予屍體新的尊嚴」

年僅六歲便對屍體感興趣,不少人都說他變態,他卻依然故我,說屍體是藝術,屍體展覽「可打開人們心扉,認識自己,也為屍體賦予新的尊嚴」——他就是今次在倫敦公開剖屍的哈根斯教授。
五十七歲的哈根斯生於波蘭的波茲南,小時候患上血友病,經常出入醫院。十七歲時他首次看見解剖人體,即時着了迷,興奮得下定決心要讀醫科。

創新法保存屍體展出
皇天不負有心人,六五年他入讀德國耶拿大學,但三年後因派發抗議華沙公約組織出兵入侵捷克的傳單而被捕,被囚近兩年後獲釋。
其後他在西德呂貝克大學繼續攻讀醫科,七三年畢業,四年後發明了獨特的保存屍體方法Plastination——抽取屍體體液後注入塑膠物質,以固定屍體手腳和內臟。
到了八十年代,他利用此法保存屍體作公開展覽,反應非常熱烈。他曾在日本、英國等多國展覽屍體,得到可觀收入,成為百萬富翁。
回想展覽屍體的初期,他並無把屍體與藝術扯上關係,但後來留意到人們參觀時非常投入,他遂發覺「這不單是資料性標本」。他計劃死後也會讓自己的屍體被製成「藝術品」。 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