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撤消外資回報保證<br>新基22項目受新政策影響

中國撤消外資回報保證
新基22項目受新政策影響

【本報訊】對於內地將撤銷外資保證回報政策,新世界基建(301)副總經理張展翔表示,新基旗下22個內地基建項目會受新政策影響,集團將以一籃子方式解決,其中一個方法是向中方出售有關項目權益,但他相信不會因此錄得帳面值虧損。

國務院較早時發出指示,重申要各地方政府在年底前撤銷外資保證回報的政策。張展翔表示,集團於內地的傳統基建項目共61項,其中22項將受新政策影響,佔集團傳統基建資產投資約23%,佔收入的比例則只屬單位數字。受影響項目中,17項位於肇慶、5項位於廣西。
他說處理方法包括由中方購回資產,或由新世界先收回成本,並提高所佔的分成比例。他說集團對有盈利的項目傾向繼續持有,並以一籃子方式解決。至於要由當地政府購回資產的,他強調以往出價都不低於帳面值,故相信集團不會因此錄得帳面值虧損。
另外,新世界系昨藉解釋重組文件,再次硬銷重組建議。被問及太平洋港口(659,將易名新世界創建)第二大股東亞洲基建基金(AIF)對重組方案的意向時,身兼太港董事總經理的新世界發展(017)董事陳錦靈未有正面回應,只表示AIF需要時間研究重組文件,新世界亦有適當途徑與對方接洽。他強調,重組並非藉太港作集團的「還錢機器」,並指重組後太港盈利將大幅增加,有能力每年減債及派息。重組後,太港的負債比率約34%。
根據重組文件,太港未來3年,平均每年資本性開支約5億元,陳錦靈說有關開支是根據每年減債50億元、未來對新舊項目的發展投資,及派發股息等釐定,但會因應當時的現金流而調整。對於重組後太港的每股有形資產值將由0.7降至0.5元,他解釋,重組後的太港以服務業為主,資金使用量不多,故所需資產較少,但現金流入則較快。

新房策協興影響微
對於市場擔心,新房屋政策對新創建旗下的協興建築有負面影響,陳錦靈說新政策雖令公營房屋建築量大減,但對協興影響不大因較早前已接了中環AIG大廈及迪士尼部份工程;同時,在內地累計完成工程項目達150億元,故相信未來仍有可觀收入。
至於新基方面,張展翔說重組之後,新基仍有約85億元淨資產,隨着旗下資訊科技項目的發展,估計於未來12至18個月可有盈利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