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貪高息買存款證寧短莫長

勿貪高息買存款證寧短莫長

低息時代何時結束,相信無人能夠準確預測。因此,相對存款息率為高的定息產品,依然深受歡迎。今年才面世的零售存款證,漸為市場受落,多家銀行不斷「添食」,每隔數月便有新產品推出。最近滙豐發行新一批存款證,種類更趨多元化,無論是面值貨幣、年期和息率均不盡相同,市民認購前宜細心比較。 記者:袁國守

簡單而言,存款證的性質與定期存款相若--同是投入資金後會被「鎖死」一段日子,到期日便能拿回本金及利息。兩者的分別在於:存款證的年期較長,入場費較高,一般要求為10萬港元。
然而,存款證的種類,不止於定息一種。以滙豐剛推出的4款存款證為例,年期由2年至10年不等,並分有港元和美元兩大類。
先說面值以港元計算的兩款存款證。「港元定息存款證」的性質最易理解,只要投資者願意在購入後持有2年,便能獲得1.8%年利率。至於「港元定息轉浮息存款證」為期五年,玩法是先定息、後浮息,首年5.8%,其後4年則轉為浮息,以6.1%減12個月香港同業拆息(11月14日為1.9118%),最低為0.25%。

須考慮息率周期
若然日後息口向上,這類浮息存款證的年利率便會下調。因此,若認為未來數年息口將持續低企(或升幅有限),方可考慮投資於此組存款證。
至於其餘兩款可續期美元存款證,年期分別為5年及10年(若延長到期日)。柏斯理財董事莊漢輝(圖)指出:「購買美元存款證有助分散港元資產的風險,一旦港元與美元脫鈎,也能得到保障。」

二手市場欠活躍
他提醒投資者,認購存款證前應了解有否設有「可贖回」或「可續期」等特性,及弄清楚行使權在哪一方。如滙豐的可續期美元存款證,行使權在銀行一方,即使說,滙豐有權在指定日子,把存款證的到期日延長。
持有人若不接受延長到期日的安排,可以把存款證沽出,但存款證欠缺二手市場,況且買賣差價由銀行釐定,故投資者或有可能被迫持有存款證至續期後的到期日。
莊漢輝認為,以財富管理角度看,投資組合中任何時候也應有部份定息工具(例如債券及存款證),但在息口見底的時刻,宜略減持這類資產,並分段吸納股票。但他補充,即使日後加息,短年期的定息工具將影響不大。
換言之,除非個人的投資取向極為保守,否則此刻宜購買年期較短的定息產品,不應盲目貪高息。還要注意的是,購買存款證須繳付手續費,如滙豐便收取本金的0.15%作為認購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