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買浮息票據要看息率周期

理財智慧:買浮息票據要看息率周期

香港銀行活期存款利率跌至只有1/4厘的水平,已經跌無可跌。就算美國再次減息,香港亦不會出現負利率(指名義利率)的情況。而自美國減息周期開始,至今只是年多的時間,但是減息的幅度已經有四厘至五厘,令利率跌至一個很低的水平。未來當經濟復甦之時,利率上升的機會會大於再下跌的機會,那麼投資債券便要加倍小心。
在減息潮出現之時,投資定息債券會較優,因為息口在高位時已經固定,所以債券持有者能夠享有比市場利率為高的息口。另一方面,因為債券息口比市場利率為高,因此會刺激定息債券的需求,把債券價格搶高。

加息周期浮債較優
但當踏入加息周期開始,定息債券因為息率在期內不會改變,因此吸引力難免下降,價格亦會下跌。在這樣的情況下,似乎持有浮息債券會較為優勝。
滙豐發行五年期港元定息轉浮息存款證,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行的。存款證的面值最低為港幣10萬元,首年利息是5.8%,比很多的定息票據為高。但是之後的四年轉為浮息,每年重新釐定一次,息率以6.1%減去12個月銀行同業拆息,最低支付利息為0.25%。
如果以現時12個月銀行同業拆息1.8125%計算,第二年票據能夠收到的息率為4.2875%,仍然不俗。但假設存款證首年美國狂加息,在其後四年浮息便只能收取0.25%的最低回報。利用有效利率公式計算之後,結果是這種存款證在最差情況之下,回報率每年約為1.3362%,是否值得作這種先甜後苦的投資,則要由投資者自己衡量了。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