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美若攻伊 中東醞釀巨變

麥嘉華筆記:美若攻伊 中東醞釀巨變

上周我飛去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首都阿布扎比,當地的一家投資機構與我有業務來往。這家機構是全球最大的投資者之一,活躍於股市、債市和房地產市場。早在70年代末期,我已認識該機構的眾位要員,並曾應邀到中東參觀它設在巴林、杜拜和阿布扎比的辦事處。

在80歲的君主塞德統治下,阿聯酋這些年來迅速現代化,由沙漠變作綠油油的花園,基建設施非常發達。該國另一個城市杜拜亦發展神速,現已成為重要的貿易、金融和娛樂中心,服務伊朗、非洲、中亞、中東、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家及地區。
當然,阿聯酋並非全無問題。這個國家太過倚賴石油收入去支撐全國人民的高生活水平。阿聯酋的公民得到政府種種津貼,例如要建屋安居,政府不獨免費撥地,更提供免息貸款,不似得我們那個無能的特區政府,只懂得殘民以肥那班貪得無厭地產商,推行種種政策托住高樓價。

求戰為一己利益
阿聯酋政府不但免費撥地給國民,還把賣油所得的財富分派給國民,正因如此,該國的物業相當廉宜。在大城市杜拜的黃金地段,豪宅(真正的豪宅,不是香港的垃圾縮水樓)每方呎售價只約1300港元。還有,這裏的人買汽車或其他進口貨一律不用付進口稅;而他們僱用海外家庭傭工並無最低工資限制──菲傭在這裏賺到的,只及香港的一半!
中東今日最熱門的話題,自然是美國準備入侵伊拉克。當地的主流意見認為,美國尋求開戰,主要是覬覦伊拉克的石油;其次則是美國目前經濟差股市跌,開戰有助轉移國民的視線。他們又覺得,侯賽因雖然不是個好領袖,但他對世界和平並無威脅,如果把他趕下台,後果難料。

油價升跌難預料
中東人最擔心的是,如果美國推翻侯賽因政權,控制了伊拉克的油田並大量增產推跌油價,以救助奄奄一息的美國消費者,到時沙地阿拉伯就會爆發嚴重的經濟及社會問題。沙地一向依靠石油收入來支持其人民生活,若然石油收入減少,政府對人民的津貼便不得不減。到了那個時候,本已不受百姓擁戴的沙地王室可能會被推翻,執政權或會落在激進分子手上,而大型石油生產措施亦可能被破壞。如果事態發展真箇如此,將來油價便不會如美國所願般大跌,而是大升。
簡而言之,中東人對美國殘存的少許支持已蕩然無存。他們覺得美伊一旦開戰,區內將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不快事情發生。
(本欄隔周逢星期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