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岸然
筆者也不知緣份從何而來,在上星期一及星期四,連續應中文大學及理工大學學生會的邀請,出席《基本法》二十三條的論壇,可以直接與如日中天、人氣急升的葉劉淑儀局長就《基本法》二十三條的立法直接對壘;而兩大論壇學生出席人數與發言,都極為熱鬧,人數在五百人到一千人之間,為筆者出席大專的論壇所少見。
新聞大家也知道了,葉劉局長在出席中大學生會的論壇之後,宣布不再到另外兩家,原則上曾承諾過會出席同類論壇的浸會及嶺南大學。學界氣氛空前熱烈,港府不欲刺激沉寂多年的學運出現,害怕學生成為反對二十三條的急先鋒,成為一發不可收拾的社會運動力量,所以急停葉劉出席一次比一次熱鬧的學生論壇。
誰也明白,學生運動一旦出現,後果難測,甚而成為政權不穩的伏線。這是任何以權勢壓人的專政者所最害怕的。港府急停表現欠佳的葉劉到訪餘下的大學,似是應了錢副總那句「心中有鬼」的形容,也算諷刺了。
葉太也太失自信了,學生的表現雖然是故意令葉太尷尬,但亦止於此而已。筆者雖見大學生對政治忽然空前關心,但亦深信起哄、趁熱鬧者還是大多數。而他們的反對層面,止於原則上反對立法的層面,甚而只白紙藍紙,要有清楚法律文件這個層次的要求,明顯地,從兩次論壇所見,學生只是在反對,沒有人討論過二十三條真的通過之後,大家準備怎樣做。
又何止學生,政客與社會運動界現時所做的就只是反對,反對的高潮是諮詢期完結前的十二月十五日的遊行。這又再次跌入香港人反對這樣那樣事情的舊路,反對歸反對,成為事實就會接受。筆者有份參與的一九八六年,一百萬人簽名反對在大亞灣興建核電廠事件,但簽了約就無下文,群眾沒有起來,社會搞手自己收手,今天亦有可能只是歷史的重複。
筆者兩次的演說,重點都是希望學生反思二十三條的七宗罪立法之後,應以何種態度面對,而不是將精神放在反對立法本身。筆者十分悲觀,專政者要立惡法之意甚決,不會為理性的反對聲音而放棄立法,除非出現強大的人民對抗力量,迫使政府改變立場。
作為個人,筆者早已想好對抗的立場,就是繼續甚而進一步發展自己的批判言論,不論題目是否敏感、是否煽動、是否顛覆,總之是我行我素,以我自己的良心標準作為言論的指標,而不是以專政者的惡法為指標。
但筆者要沉重地提醒那群好大喜功,只愛出政治風頭不務正業的尊貴政客,這次你們若然一如以往,只搞一些交差性的抗議活動以虛應人民的訴求,任令二十三條通過,你們是落後於形勢;你們只顧參選人大吧,讓人民力量由學生帶動,你們有何面目面對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