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救市的後遺症 - 王岸然

全力救市的後遺症 - 王岸然

死人行舊路,算是拯救香港的新招?
高地價政策的禍害,有識之士二十多年前就不斷提出及分析警告,可惜殖民地時代政府理所當然短視,反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經濟奇迹,這不正常現象就是董建華上任前所極不以為然,到今天還加以痛斥的泡沫經濟。可惜今天董建華又打倒自己,藥石亂投地想人為托高樓價,以為港府可以再享受賣幾幅地就政費無憂的年代,一個任誰也明白是一去不返的年代。政府退出房屋市場沒有問題,問題是連勾地也停止,就是人為地指導樓價,再連已批給已經是民營的地鐵發展項目也停頓,地鐵不能加價亦不能發展物業,利潤何來?地鐵的股價將會下跌,政府藉出售地鐵及讓九鐵上市籌集政費的想法自然告吹。
餘下的問題是政費何來?財赤如何解決,這是一年兩三百億元的問題,加稅?加稅以應付綜援給窮人筆者可以接受,加稅是為了財大氣粗的地產財閥的利益,就不能不誓死反對!董伯是不是想小市民一方面人工下調,一方面納稅增加,還有餘錢投入地產,托高樓市?有這個可能嗎?筆者一直希望港人忘記了置業可致富這回事,物業只用來自住,人人皆有自己的小單位,然後努力工作生產,這才是香港的明天。無論董伯為何理由放棄這個令港人安居樂業理想,深受教訓的港人應有這點智慧,就是別再投入炒樓的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