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頭三千煩惱絲,是直髮、曲髮或是鬈髮好看;金色、棕色、抑或是紅色迎合潮流,女士們每每煞費思量!消費者委員會接獲的投訴顯示,部份髮型屋藉推出預繳式優惠卡、採用平價藥水及事前沒有清楚列明各項服務收費等取巧手法,額外徵收顧客費用,令她們蒙受金錢及髮質損毀的雙重損失。且有人進行游離子直髮後頭髮脫落。 記者:蔡建豪、陳倩雯
消委會於今年首十個月,共收到一百二十二宗有關髮型屋投訴,其中八十宗涉及髮型屋的服務質素,也有不滿推銷手法及價格爭議的投訴。有投訴人不滿髮型師違反其意願,選用貴價染髮劑;亦有投訴人不滿加入髮型屋會籍後,優惠卡提供的優惠沒有如實兌現。
收費方面,有投訴人不滿髮型屋以顧客頭髮長度,釐定染髮服務收費,其他取巧手法還包括電髮藥水無列明實價、指定師傳要增加費用等。金錢損失外,並有顧客在接受游離子直髮後頭髮脫落,及因電髮藥水敏感,患上接觸性皮膚炎。
消委會研究及普查部首席主任劉燕卿表示,消費者應注意髮型屋是否貼有「不起眼」附加收費告示,若對服務不滿,可取回註明服務內容收據投訴。她強調,消費者遇上髮型屋濫收費用,有權拒絕付款。
有髮型業界人士指出,在今日消費市道疲弱下,業內確出現少部份「害群之馬」,以取巧欺詐手法牟利。
髮型師Kenny表示,理髮服務沒有劃一收費標準,主要視乎髮型師用料,採用平價或冒充的藥水是導致斷髮、頭髮脫落及毛囊發炎的主因,而部份髮型屋按顧客頭髮長度收費,也與長髮需要使用較多藥水有關。
他強調,顧客宜在光顧前問明各項服務收費總額,可保障遭受不良髮型屋巧立名目濫收費用。
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指出,用於髮型塑造及護理的藥水均屬刺激性化學物質,會改變頭髮結構及對皮膚造成損害,例如令頭皮及頸部出現紅腫發炎,嚴重的更會導致脫髮及頭皮出現疤痕。史泰祖又建議,在染髮或電髮前,先將藥水塗在手上進行測試,或用膠布包裹頸部,並應避免染髮及電髮過於頻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