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促學校加強教育<br>11%學生感生命無意義

學者促學校加強教育
11%學生感生命無意義

【本報訊】深水埗區一項有關「青少年對生命的看法」問卷調查發現,區內近六千名中、小學生對生命感到沒有意義。學者及社工對此表示擔心,促請學校加強生命教育,向學生灌輸正確人生觀。

受訪學生十至十九歲
該項調查由深水埗區議會贊助,香港城市大學青年研究室及復和綜合服務中心負責,於今年六、七月訪問了深水埗區約二千四百名十至十九歲的學生。結果顯示,八成八的受訪者認為生命有意義,一成一認為沒有。贊同生命有意義的受訪者中,主要是因為「有好的朋友」、「人生滿有快樂」和「有好多東西學」。
認為生命沒有意義的受訪者中,主因是「生活好悶」、「成績差」和「感到前途暗淡」。調查又顯示,百分之十八點三受訪者表示有「有黑社會背景的朋友」,百分之三十二點一有「喜歡觀看色情媒體的朋友」,百分之四十六點六表示有「喜歡觀看暴力媒體的朋友」。
深水埗區議員梁漢華指出,表示生命無意義的學生比例上雖然頗低,但也代表了區內五千八百名學生感到生命沒有意義,這是一個頗大隱憂,值得警惕。復和中心社工陳穎珊說,青少年一旦對生命抱消極態度,就會容易受不良的朋輩影響,他們或正身處於危險的犯罪邊緣。

父母應多與子女溝通
城大青年研究室總監黃成榮稱,推行生命教育刻不容緩,現時仍有三成半的學校沒有提供任何學生了解生命的課程。家庭亦是推動生命教育的重要角色,他呼籲父母多點抽空與子女討論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