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在地產商的「指令」下,推出九招救市,無一是以小市民利益為念,或香港長遠利益為念,董建華的施政到了今天,是天天在打倒自己,令人信心盡失。這次的九招救市,只能刺激樓市於一時,方便快要推出樓盤的地產財閥散貨,騙取還有餘錢的中產階級,搭上負資產的尾班車。
常言道,飲海水止渴已是不智的行為,政府現時是飲砒霜止渴,更加是愚蠢。過去一年,政府的賣地是一兩幅,勾地一兩幅,居屋早就停建,出售的是少少兩千個單位。地產商不滿,劈價對抗,終於令到港府要服從地產商的指令,全面停止已是名存實亡的居屋政策,但負面作用是為樓市定下新低價的指標,地產商的惡行令到大家兩敗俱傷。地產商有能力再炒高樓市?天真了,地產商現時的盤算只是各自利用機會散貨,結果不言而喻。
決定樓價是三個因素:供求問題、經濟情況(決定中產者的購買力),以及市民的信心。後兩者無論誰人唱好或唱衰,市民心中有數,不再差下去已是萬幸。第一的供求問題,基於香港的人口增長以中產階級而言已是負數;未來一段短時間已經規劃、建造及一定會推出市場的單位有六萬個,簡直是消化不良的現象!何處找這六萬個中產階級入市?
對小市民而言,筆者的忠告是只購買自己能力之內完全可以無困難應付的小單位作自住之用,別再對買樓致富有任何念頭,否則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