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br>政府亂花 掌櫃著急

國際視野:
政府亂花 掌櫃著急

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前日出席國會聽證會時承認,美國經濟狀況確比公開市場委員會想像中險峻,所以必須買「保險」──大幅減息。
然而正如筆者早前所指(亦是議員觸及的問題),大幅減息是否便可令經濟起死回生?假若經濟動力持續減退,政府又是否應盡快推出刺激經濟方案加以配合?
綜合格老所言,減息只能暫時「鎮住」,因為有太多不明朗因素,包括公司條例改革、地緣政治風險(geopoliticalrisk)等,將直接或間接影響投資意欲,但格老聲稱,目前沒有迹象經濟會急劇倒退,人們對「通縮」的憂慮,亦因聯儲局基本上可以在沒有(短期)限制下購進資產(意指通過購入金融資產放寬貨幣供應)而毋須過份擔心。

格老憂慮財赤擴大
至於被問及財政政策應否馬上及全面實行時,格老則顯得有點為難並支吾以對。
格老認為,如果經濟出現逆轉,減稅可能無可避免,不過利用財政政策抗衡經濟滑坡所要付出的「溢價」,遠大於貨幣政策,此所以決策者必須經過三思,尋求一套完整的,包括短期及長期的實施方案,避免因短期須落重藥(刺激)而為長期帶來後患(負擔)。
格老高明之處,是利用這次問答「遊戲」,有意無意之間「提醒」(其實是批評)布殊經濟顧問團,不可因總統先生好大喜功而找藉口胡亂花費,公共開支若控制不宜,財赤一旦無止境地擴大,對經濟將帶來深遠影響。
無疑克林頓任內儘管能平衡財政兼有盈餘,可是卻明知明天沒那麼好而作大「老本」額(本欄亦曾指出數字是不切實際),布殊則以為「老本」豐厚而fing得就fing,根本「錢箱」裏沒有那麼多銀両,又遇上「911」,重話要打仗,兼且要刺激經濟,作為「掌櫃」又豈會不着急?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