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商放慢推盤靜觀市況<br>五大地產股升值近百億

發展商放慢推盤靜觀市況
五大地產股升值近百億

【本報訊】政府公布一系列挽救樓市措施,雖然實質影響尚未顯現,但地產股已應聲而上,跑贏大市。地產分類指數昨天大幅上升三百一十五點(百分之二點六八),較恒生指數升幅(百分之一點二九)大得多。雖然地產商及證券界對穩定樓市措施有正面評價,但對後市仍抱審慎態度。

二手樓市 罕見追價
受惠於政府的救市措施,地產股有顯著升勢;其中新鴻基地產及新世界發展股價表現最佳,分別升逾百分之三。五大地產公司單日市值上升近一百億元(見圖)。證券界人士大多認為,穩市措施對樓市有正面作用,但他們都指出,憑藉這些措施,樓市於短期內復甦的機會不大。
地產發展商趁利好消息爭相推盤發售,個別雖聲言加價,但實際大部份發展商賣樓態度仍見審慎,多數靠新優惠促銷。香港興業的東涌藍天海岸聲言訂價較原先預計價格高5%,但推盤步伐則放慢,以靜觀市況變化,其他貨尾更不加價。長江實業一方面表示長沙灣泓景臺三期會加價,及考慮削減其他樓盤的優惠,但旗下尖沙嘴港景峯又增加新付款法促銷。華懋集團旗下樓盤亦有因應市況增加及削減優惠的行動。
部份一手盤如深井的碧堤半島及馬鞍山嘉華星濤灣,昨日分別錄得六宗及九宗成交,銷量急升,反映不少買家均趁利好消息入市。二手樓市則錄多宗追價案,較矚目的為大埔康樂園,獲買家追價三十萬至三百八十萬元購入單位,幅度達百分之八點六。屯門區更單日有八宗追價成交。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認為,新房策短期仍未能解決樓市供求失衡的問題。報告預期至○五年,私人樓宇每年落成量約二萬七千個單位,而由於停止土地供應,令市場出現供應短缺的觀感,對增強投資者信心及樓價均有正面影響。不過,新房策並未有在需求的層面「落藥」,例如放寬七成按揭、增加稅務優惠及調減印花稅等。

阿松護航 有助財政
所羅門美邦更認為,新公布的救市措施是舊酒新瓶,只是落藥較重,但政府近期出售的地皮較私人地產商透過換地及補地價取得的發展土地少超過三分一,故暫停賣地及停建、停售居屋,對短期樓市的影響不大。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表示,不會制訂任何指標衡量九項穩定樓巿措施的成效。他希望新措施可令樓巿在未來一年內消化六萬個單位存貨。
孫明揚又說:「如果到時效果差強人意,或者我哋需要推行一啲現時覺得未係可行嘅方法,屆時可能變咗係一個好合適嘅方法都唔定。」孫明揚又形容自己對負資產業主並非鐵石心腸:「如果樓價慢慢上升,咁佢哋嘅痛楚愈來愈少,慢慢佢哋會完全脫離負資產嘅行列。」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表示,停止賣地會對港府今明兩年財政有影響,但長遠來講,新措施收效的話,會令樓市平穩,對以後的財政有幫助,例如賣地的反應會暢旺,二手市場活躍,亦可以增加在利得稅以及印花稅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