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世俗的味道 - 鍾偉民

那世俗的味道 - 鍾偉民

十一月了,計程車上野薑花的香氣已經變淡。
薑花,好像是為了消夏除暑而存在的;那股甜香讓冷空氣調和了,是好世俗,好流行的味道,較甚麼香精香薰都得人心。
八月開始,在澳門搭計程車,甫進車廂,總遇上這一片幽甜的花氣,十居其九,都掛了一束薑花;因為這花總開得狂肆盡興,是要添一個「野」着隨人顛簸;也有開車的肯費心思連枝帶葉插在小瓶裏,拴在儀表旁,看人來人往,看花開花落。
因為凡計程車都幾乎供了野薑花,以為是租車公司廣招乘客的善政。「都是自發的。」司機說。每天,野薑花從大陸灣仔那邊運過來,從司打口碼頭上岸,再分送到紅街巿和計程車停泊的某些「站頭」,司機都樂意花兩三塊錢買花悅己怡人。
有時候,我幾乎是為了憐香而想到去搭計程車的。願意在車廂裏添一束花,這樣的司機該不會浮躁,開車也謹慎;乘客從濁塵裏忽然投身這濃縮的清涼世界,也不容易亂動肝火。
愛上野薑花,是十年前住在北角的時候;夏天一到,樓下總有攤販賣肥碩的野薑花,小房間讓這花氣浸着,悲和喜,回想起來,好像都沒那麼虛妄不實;嗅到那幽甜的味道,彷彿舊牆上拆下來的老照片,那些褪色了的生活片段,驀地,竟又展掛在眼前;人面全非,但薑花依舊。
有一個叫大慧的禪師,某天上堂,對眾弟子說:「我本以為是草有長有短,但在燒了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地不平。」燒過了,才知道地不平;恨過了,愛過了,才知道心不平。心「平」了,看花是花,那年的花氣醉人;今年淡了,但香遠益清。
「臨老入花叢」,終日目迷五色的「境界」,我大概是要再過幾年,才能領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