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失業率高企,如何能幫助捉襟見肘的國民度過難關?巴西重要經濟城市聖保羅周二有一座為失業人士而設的商場開幕,專賣廉價生活必需品,希望有助紓緩失業人士的經濟壓力。
這座商場有八十間商店,以較低廉的價錢出售各式各樣的物品,當中有部份由失業人士所製,亦有無地農民的產品,例如蜜糖、酒及麵包。
但出錢籌建這座商場的,並非聖保羅市政府,而是羅馬天主教聖保羅大主教區、意大利主教團,以及私人捐獻,整項工程耗資四十萬美元(約三百一十二萬港元)。
聖保羅教區樞機主教赫默斯說:「我們希望,我們的榜樣可以感染全巴西。教會願意投資這類計劃,因為我們絕不能容忍疾病及飢餓發生。」
巴西是繼阿根廷之後,另一個出現經濟危機的南美洲大國,失業率達百分八。
單是聖保羅市,失業率在短短數月內已經飆升了逾一成,打破有史以來的紀錄;市內數以百萬計人失業,很多都改行當小販。
除了失業,巴西人更深受國家貨幣雷亞爾大幅貶值之苦,即使素有積蓄,消費力亦大不如前。雷亞爾對美元的滙價今年已貶值了百分六十;國家通脹率亦升至百分九,人民無不叫苦連天。預料巴西全年經濟增長只有百分一點四,較去年少。
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