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學教育缺少了什麼?來自工商界的立法會議員呂明華昨日一針見血指出,從大學生質素普遍每況愈下至有大學生貿然輕生,可見香港的大學教育,至少缺乏了訓練應對技巧、情緒智商管理及持續學習態度;亦有學生組織代表認為,大學只重視成績,忽略培育學生人格修養及關心社會。
香港大專學壇昨在香港大學舉行一場以「大學教育缺少了什麼?」為題的論壇,約有四十名學生出席,講者及學生討論十分熱烈。
講者之一的立法會議員呂明華指出,從一個聘請大學生的「用家」角度來看,首先會覺得大學缺乏教導學生應對技巧,「最近請人,大學生應徵時唔識講嘢,只係企喺到口窒窒,外國大學就有教演講技巧。」
呂明華強調,見過有些大學畢業生遇到挫折,就整個人頹喪起來,進而變得潦倒,接着走上自殺之路,這顯示大學在學生情緒管理方面訓練不足。他又認為,持續進修是十分重要的,但現時大學生並沒有進修的意圖。
在論壇上亦有學生指出,大學偏重成績,令學生只顧讀書,忽略關心社會。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在回答時承認,以成績收生是目前最客觀的辦法,但他同意大學除傳授知識外,也有責任培養學生的「人生智慧」。
青年大專學生協會副會長侯遠旭認為,從中文大學迎新營喊淫穢口號及日前大學生以侮辱及嘲笑字句促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下台事件看來,大學確實忽略學生的人格修養教育,「請嘉賓嚟進行侮辱、嘲諷、取笑,係極之無禮貌,道德上有問題!」
中大學生會副會長周峻任則回應稱,不同意學生日前對葉太的表現是不合乎道德。他認為這是一種表達意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