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推出救市九招,成效未見,卻牽引出一大堆要處理的問題。除了暫停賣地勢將即時惡化港府的財政赤字外,房屋委員會委員也指停建居屋等同判處該會「死刑」,令房委會無法再承擔提供公營房屋資助的責任;而建造商會則提出令港府頭痛的失業問題,指停建居屋但不增加公屋興建量,勢將推高建築業工人的失業率。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宋立功形容,暫停賣地短期內一定會令財赤狀況惡化,不過,港府希望長遠透過救市措施可令本港經濟復甦,並藉此解決稅收問題。
至於停售居屋則惹來更大爭議。房屋及規劃環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昨午在公布救市措施前,先與房委會委員會面,向他們解釋新政策。房委會委員王坤會後批評,出售居屋及公屋,是該會的兩個主要收入來源,港府一旦叫停,無疑是判了房委會「死刑」。他指摘,這兩項措施將令房委會陷入財政困難,除非港府肯注資,否則未來兩至三年,該會將因為財政問題而無法再建公屋。
香港建造商會會長黃永灝表示,興建居屋及公屋是建造業界一個主要市場,過往高峯期每年港府會提供十二萬個居屋及公屋單位,但在新措施下,每年僅提供二萬個公屋單位,僅餘六分之一。他強調,建造業工人的失業率目前高達百分之十七,商會雖明白港府停建居屋的理據,仍希望港府應增加公屋興建及工務工程量,否則業界的失業情況肯定更嚴重。
測量師黎展鵬也指出,停止賣地及勾地的措施,也直接影響建築業的工程量,同樣會推高建築業工人的失業率。
政府提出要協調兩鐵的上蓋物業發展,一向倚賴地產收益的地鐵及九鐵,財政上需承受巨大壓力。地鐵昨日表示,接受政府的安排,暫停鐵路沿線土地發展招標,並聲言有關安排正確,地鐵無打算於明年推出土地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