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最大的收穫在於回程中經過的泉州。
泉州比我想像中大,全市人口有七八百萬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宋元時期泉州的刺桐港和埃及亞歷山大港是世界齊名的大港,鄭成功也是由這裏出國的。
市內有清真寺,波斯人後裔不少,各大宗教隨着經濟和文化的交流,留下大量的遺迹,使泉州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美譽。
泉州是中國南戲的發祥地:梨園戲、木偶戲、南音、高甲戲、打城戲等至今流行。
但是泉州沒有一家像樣的老字號餐廳,著名的都是一些街邊小食,鑑於此,當地康輝旅行社的負責人有心安排,在一家酒店的包廂中辦桌,事先叫人到各家出名的小食店買東西打包回來讓我們享用。
計有五香卷、鹹鴨、紅燒牛排、煎魚卷、牛筋湯、牛肉、炸醋肉和肉糭。
炒麵、薄餅、滷麵、麵線糊、炒粉絲和米粉等等小吃,都是地道得不能再地道,這一餐,是在福建吃到最滿意的一餐。
飯後去福建省內最大的寺廟開元寺,才知道為甚麼弘一法師不會在廈門的南普陀住得下。開元寺接納海外宗教,石雕上有許多印度教面像,大殿之內一排佛祖,一共有五個,旁邊還站了關公像,萬盞燭光閃亮,極有氣派,是我在旁的寺廟中感染不到的。
廟裏石柱百根,和寺外的石塔兩座,都是萬年建築,用來抗震和消災的。
方丈妙蓮法師是弘一法師的好友,弘一法師極相信他,手書「餘予未命終前、臨命終時、既命終後,皆托妙蓮師一人負責,他人無論何人,皆不能幹(干)預。」
去世之前寫的《悲歡交集》,也交妙蓮保管。妙蓮後來還修了弘一法師墓、塔亭、塔園和弘一法師紀念館,絕對值得前往憑吊。
【福建印象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