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演藝工作的Vicky,入廚靈感沒一定準則,只是憑街市當天哪種材料新鮮,配合個人對食材的了解及分析,才決定做甚麼菜式。這次Vicky在西貢小艇看上了沙白和青口這兩種貝殼類海產,經過一輪思索,她的創意小宇宙再次發揮力量,大家亦可依樣畫葫蘆,齊齊經歷奇特配搭做出來的創意烹飪實驗。
記者:謝翠玲攝影:林栢鈞示範:Vicky
實驗1
沙白跟蜆很相似,不過比較大隻。以Vicky對食物味道的經驗分析,她覺得除以最普遍的白汁作配搭,番茄的清新味道也應該可把沙白的鮮味帶出,故她決定以香濃的番茄意粉醬鋪在沙白上,再加少許惹味的芝士粉來把沙白焗香。
焗好的沙白,色澤漂亮,單看賣相也頗吸引。對於自己的試驗品,Vicky也急不及待試試。試食後,她頗滿意,因沙白的鮮甜被惹味的醬汁帶了出來。
小記試味:啲味啱啱好,肉質鮮甜,但略嫌太辣。
材料:
沙白 1盤
Arrabbiata意粉醬(番茄味) 1樽
芝士 2片
蘑菇 3粒
蒜頭 2粒
芝士粉 適量
紫蘇 適量
做法:
沙白買回家後,要以大盆盛起,放進鹽水至少浸二小時,讓其吐清沙泥才煮。浸過鹽水的沙白吸收了鹹味,故白灼時不用再加鹽。
實驗2
平日聽到的青口煮法多為白酒煮青口,Vicky偏不要只跟別人的老路,改以味道較濃烈的紅酒來配搭,認為紅酒的香濃可帶出青口的另類鮮味。
燴過紅酒的青口,色澤變得略深,單從賣相看,似乎比白酒的遜色。味道方面,青口帶着較強烈的酒味,吃不慣酒味的人,可能覺得帶少許苦澀。實驗過後,Vicky想出改善方法,包括把燴青口的時間由五分鐘縮短至兩分鐘,以及加入檸檬汁作最後調味,都可帶出青口的鮮味和減低酒味。
小記試味:酒味太重,食落有啲苦。
材料:
青口 1盤
紅酒 1杯
薑 6片
蒜頭 2粒
紫蘇 適量
做法:
把青口洗淨至沒有沙泥。煲一煲滾水,加鹽1湯匙,把青口灼熟至開口,撈起備用。
薑切片,以牛油爆香,加入蒜茸、紫蘇再炒香後,加入紅酒同煮至滾,以鹽、糖調味。把青口放回鑊,猛火燴煮2分鐘撈起,可連同紅酒汁一同上碟。
青口買回家後,切記要把表面沙泥清除乾淨,也要把附着青口的黑色「鬚鬚」除掉。為確保衞生和食用安全,烹煮前先烚一烚較穩陣。
西貢碼頭那邊,除可租船出海釣墨魚,也經常聚集人群在岸上對海指指點點。這裏天天都有很多小艇將漁穫直接載到岸邊叫賣,包括貝殼類如帶子、桂花蚌,也有大紅蟹、青衣和其他海魚。
檔主雖說會擺檔至下午六、七時,但依Vicky過往的經驗,搶手海鮮在下午二、三時便售清,早去較穩陣。如果想掃特價魚,則可等到五時多才去,如細條的青衣仔只需二十多元。Vicky早前試過買大大盤青口,只需二十元,份量多到吃不完,所以她食髓知味,決定再買青口做餸。經一輪審視,她又選了沙白,雖然要三十元一盤,仍算抵。
未到過這裏買海鮮的朋友,可會想知如何交易?原來有些檔口在岸上有人負責收錢;海鮮包好後,由小艇那裏以長竹竿遞到岸邊,少些手力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