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勒令」伊拉克必須在周五答覆,是否接受武器調查員「進場」。儘管侯賽因長子烏代在國民議會投票表決前散發書面聲明,呼籲國民議會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的新決議,可是消息傳來,伊拉克國民議會表決拒絕。是侯賽因利用兒子拋磚引玉,抑或國民議會中個個敵愾同仇?
其實伊拉克國民議會表決結果為何,根本無關宏旨,最主要是侯賽因「說的算」。聰明狡猾如侯賽因,明知條件如此狠辣,就算讓武器調查團重返伊拉克,亦未必能平息布殊心頭「恨」,美國必諸多藉口,遲早又再張牙舞爪,畢竟打着為正義及國家安全口號,為政治好,或為經濟也好,中東這塊戰略性「肥肉」,在盟友「簇擁」之下快將到手,又豈會輕易放過?
油價在伊拉克國民議會表決反對後曾一度飆升,專家認為戰爭溢價約在5至8美元1桶之間,即由目前約25美元1桶計,縱使開戰,最多亦只能見33美元1桶,炒家嚴陣以待,但是否如此理想?
根據國際能源局透露,過去兩個月,油組有10個成員國「偷雞」增產,上月石油總輸出量平均每日超出限額協議的2170萬桶上限約70萬至130萬桶不等,難怪油價「陰陰」落。卡特爾(cartel)曾幾何時會有長久?價格升高至某水平,貪念驟生,各懷鬼胎設法「出術」是必然之現象,打仗前如此,打完仗更加「散晒」!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