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小思故事 - 湯禎兆

香港的小思故事 - 湯禎兆

小思老師的個人歷程,正好是一微細卻道地的香港故事。當特輯中有學生在講座中以為殖民地文化才是香港正色,其實不急,且看看身邊的老師,又或是翻多兩頁書才再說也不遲。
是的,過去的作家電視專輯往往以白先勇等人為對象,其實正好一次又一次錯過了讓我們重新認識身處環境的機會。我和老師不同,不一定以為中國文化的斷層或承接是最迫切的教育問題,反而下一代由始至終建立不到分辨好壞的審美能力,才是從事文化教育最艱苦困乏的險境。因為沒有足夠的文化基礎教育,所以長大成人的受學者也不敢站起來高呼策劃一個關於小思的特輯,較其他海外作家來得迫切及重要。而面對普及文化的洪流,也不懂得如何擷取選擇性的養份,來豐富自己的視野及世界觀。
我清楚憶起在一頭栽進日劇書寫的日子裏,忽爾看到小思老師一篇原刊於《中國學生周報》的〈從日本電視片集說到愛國〉文章,才重省我們這一代非政治性的書寫傾向。同樣的潮流書寫,相隔廿年驀然出現截然不同的關注焦點,曲折地映照出不同鏡頭採景下的香港故事(即將來臨的星期天仍有小思特輯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