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車,一陣濃烈的榴槤「香」味便迎面撲來,好此道者肯定雀躍,而我,實在暗叫吃不消。新加坡竟有這麼一條「榴槤街」,據聞榴槤的種類和小食都應有盡有,叫從不吃榴槤的我,也忍不住要來看個究竟,還自以為是,要找最靚的「金枕頭」,誰知碰上「榴槤王」,他說新加坡人才不吃「金枕頭」,D24才是極品。甚麼?D24?倒要聽聽。
記者、攝影:李敬賢
榴槤街其實就是馬拉村(MalayVillage)附近Geylang區中的SimsAvenue,這裏集中了十多間榴槤店,即使不是榴槤的最佳收成季節,你一樣可在這裏吃到榴槤。
站在路口,第一個感覺:「好臭!」跟着是滿街莫名其妙的數字:D24、D181、D666、XO,我怎樣也看不明這些如密碼的字母和數字的含意。
幸好有「榴槤王」替我解話,他是在SimsAvenue賣榴槤超過十一年的伍智,他解釋說:「這些都是馬來西亞出產的榴槤品種,最好的就是D24,不同品種的味道、口感各有不同,總之想吃最好的,就要揀D24。」
榴槤街的店舖主力售賣榴槤,同時可以見到西瓜、木瓜等水果。店舖外的鐵架擺滿榴槤,有的榴槤體積很小,只如一隻啤酒杯般大,而殼上會被噴上不同顏色作記號,用來識別不同品種、不同價錢的榴槤。每間店舖的門外,還有十多籮榴槤,每籮有近三十隻。這些馬來西亞出品的榴槤與泰國的不同,是待熟透才收成的,所以在一兩天內便要售清,可見這裏榴槤的銷量驚人。
到榴槤街的主要是新加坡人,遊客不多,香港人更是少數。原來根據所吃榴槤的品種,也可以分辨出是當地人還是遊客,榴槤王說:「遊客多吃泰國出品的榴槤,肉厚又較甜,新加坡人則多吃馬來西亞的,它的榴槤味比較香濃。」
榴槤店由中午開始營業至凌晨四、五時,日間的榴槤街水盡鵝飛,偶然只有兩三個買水果的客人。黃昏六時許,榴槤店開始擺放枱櫈,因為新加坡人吃過晚飯後就會出動,在晚上八時至十時前來吃榴槤,十分熱鬧。
剛放工前來買榴槤的陳小姐,要了一個D24,她說:「新加坡人十分喜歡吃榴槤,尤其是當中的馬拉人,我最多可以一次過吃掉兩粒。」兩粒?很少吧,有何出奇?原來新加坡人所謂「一粒」,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個」,嘩,不得了!
斗膽稱王的伍智,原來曾參加有關榴槤的電視台比賽,而贏取「榴槤王」的稱號。
既然稱得上「榴槤王」,加上在這行幹了十多年,我理所當然地以為他很喜歡吃榴槤,出乎意料之外,榴槤王說:「我不太喜歡吃榴槤,上一次吃,已是數個月前的事,還是因為肚餓,隨手開一個來『醫肚』罷。」伍智可不是扮有型,他開了一個榴槤講解如何揀榴槤後,再三請他吃一口試試味道,他也堅持不吃,他說:「就是不喜歡吃嘛!」他並補充說:「我比較喜歡喝啤酒,喝啤酒是不可吃榴槤的,否則會『熱上加熱』。」
終日與榴槤為伴,榴槤王不時鬧出笑話,他說:「有次乘飛機出國,查護照的職員語氣頗重的說:『你不可以帶榴槤上飛機的!』原來是我的護照有很濃的榴槤味。去銀行時,銀行職員也會很好奇,問我的銀紙為何有股榴槤味的。」全身榴槤香,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在這榴槤街,我吃了平生第一口榴槤,是極品D24。我鼓起勇氣,閉起雙眼,匆匆把榴槤放進口中,真的吃不到臭味,但肯定也不會愛上它。我的「犧牲」不僅如此,我更「親口」為大家發掘這裏與別不同的各款榴槤小吃。(食品價錢已折算為港幣)
新加坡不但有榴槤街,最近還有「榴槤藝術中心」。上月開幕的藝術中心Esplanade,外形有如榴槤一般,是否有點難以接受?不過,由於新加坡人愛吃榴槤,Esplanade的造型亦因此受愛戴,有的士司機甚至說:「不是所有司機也知道Esplanade的,你說要去『榴槤』,就一定無問題。」
出門提一提
簽證:持BNO、特區護照或CI者均毋須簽證。查詢:25272212(新加坡總領事館)
機票:乘澳洲航空來回新加坡票價:$1,550,查詢:23900421(學聯旅遊)
交通:前往SimsAvenue榴槤街,可乘地鐵(MRT)到Kallang站或Aljunied站下車。
貨幣:1港元兌0.22新加坡元(SGD)
網頁:
鳴謝新加坡旅遊局、麗星郵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