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大型集資有得有失

理財智慧:大型集資有得有失

在利息低企的情況下,有部份投資者會把資金投入股市之中,找尋一些有穩定股息兼業務穩健的公司來投資。
本來今年股票市場預計會有幾家大型的集資活動,但是經濟環境逆轉,令到一些公司集資規模削減甚至到要撤銷,相信在年初之時,投資者亦料不到會有這種情況出現。
原本政府打算今年之內再賣地鐵股份,但因為地鐵(066)已經跌破其招股價,而地鐵與九鐵合併一事亦正在研究,再加上市況不振,相信政府賣地鐵股份的事需要再次押後,令到股票市場少了一宗逾百億元的集資活動。

渣打股價表現佳
沒有了地鐵,今年最龐大的集資活動就不離中銀(2388)、渣打(2888)及中國電信(728)三家公司上市。中銀早前上市,招股的反應只屬一般,其間更曾跌破招股價,令到小投資者對於大型集資活動懷有戒心。
渣打因為早前已經在倫敦上市,為免對歐洲投資者不公平,最後的發售價只是比英國股價折讓2%左右,再加上先前中國銀行股價表現平平,所以渣打招股的反應亦不熱烈。可能因為少散戶認購,加上渣打打算贖回優先股以提高普通股的每股盈利,結果上市後股價反而大升,由招股價的84元升至95元以上,令到投資者大歎走寶。
中國電信招股因國際配售的反應甚不理想,結果要削減集資規模再次招股,類似情況在香港甚至國際股市都甚為少見。上市後的中國電信股價表現如何,本周五自有分曉,但市場內看好其股價的人不少,原因明天在此再作剖析。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