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有意按通縮削減綜援金額,遭社會強烈反對。但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竟無視反對聲音,語帶威脅強調若不能按通縮削減綜援,當局或會採取更激烈的措施,包括將綜援開支封頂、限制領取綜援的期限,以及收緊申領綜援的資格。有議員及社福團體代表批評,林鄭月娥「輸打贏要」,「靠惡」迫使大眾接受削減綜援,激發社會怨憤。
林鄭月娥昨日出席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時表示,政府過去因應通脹而增加綜援金額,所以在目前通縮下,綜援金額有下調一成一的空間,但不會影響綜援人士的生活,並可為社署節省十三億元。
但會上多位議員及出席的社福團體強烈反對削減綜援,團體代表更嚴厲批評政府「向窮人開刀,天地不容」,等同「割窮人嘅肉去冚財赤嘅瘡」、「喺乞兒兜度攞飯食」。多位議員及學者都批評削綜援理據不足。
面對種種指摘,林鄭月娥警告,若不用合理的方法分配資源,則需要採取更激烈措施,包括將綜援開支封頂、限制發放綜援金,如每個家庭只可領取綜援三年,或修改申請人的居住期限資格等;不過,她強調政府仍未研究這些措施。
職工盟的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批評,林太的言論「靠嚇」,激發社會怨憤,以強權壓制不同意見,令人接受削減綜援;民主黨議員李華明也批評,林太以晦氣說話恐嚇綜援人士。關注綜援檢討聯盟代表鄭淑貞則認為,社署輸打嬴要,擔心政府會破壞照顧有需要者的承諾。
此外,關注綜援檢討聯盟、綜援政策關注組及老人權益中心等多個團體共三十多人,昨日趁立法會討論綜援,在門外請願,反對削減綜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