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二手樓市雖表現疲弱,但50萬元或以下的住宅成交,在過去年多來卻反覆增加,上月的登記量更是13個月來的新高,達363宗,九龍區佔逾五成。
利嘉閣資料研究部統計顯示,登記量中以銀主盤佔大多數。一些市區樓齡高的住宅樓價跌幅較大,因而吸引投資者或資金有限的買家入市。
價值50萬元以下的住宅成交中,九龍區上月便錄得187宗登記,以大角嘴、深水埗及九龍城居多。至於港島區則集中在灣仔、西營盤及上環等,登記量較9月有明顯升幅。另上月有107宗登記的新界區,元朗及屯門便佔約六成七。
利嘉閣拍賣部高級經理黃浩才表示,市區50萬元以下物業買賣登記中,多數是樓齡20年以上、欠妥善維修的舊式大廈,多集中在深水埗、大角嘴、觀塘及灣仔等地區,因交通方便,且租金回報率可達10厘,吸引投資者入市。資金不足、又鍾情市區的上車客,便會以此為置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