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表示,港府考慮向不積極找尋工作的領取綜援人士,停發綜援金。至於該署計劃以通縮為由,削減綜援金額一成,關注團體昨日指出,領取綜援人士所需的日用品,價格近年不跌反升,其中以石油氣及麵包售價的升幅較顯著。關注團體指領取綜援人士無法享受樓價及車價下跌的好處,港府削減綜援將令他們陷於飢餓邊緣。
關注綜援檢討聯盟昨日公布調查,指通縮對綜援人士無幫助,因日用品及食物價格,過去兩年都持續上升,其中石油氣的價格由九九年至今,升幅逾一成;罐頭及方包雜糧的價格升幅也頗顯著。聯盟訪問了一百多名領取綜援人士,受訪者指通縮期間日常開支無減少,部份人更為省錢而將兩餐食品,分為三餐食用。
負責調查的研究員鄭淑貞說:「車平咗、樓平咗,但係關佢哋(綜援人士)乜嘢事?」她強調,港府削減綜援,與設立社會安全網的想法背道而馳,是劫貧濟貧。
需照顧兩名孩子的單親母親葉女士,現時每月領取四千七百元綜援金,另加兼職收入四千二百元,僅夠餬口。如削減一成綜援金,她每月將減少近五百元收入,子女將因此減少課外活動。七十六歲的獨居老人許伯也說,削減綜援會將他迫向飢餓邊緣,他批評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應改名為「謀利局」。
林鄭月娥昨日在社署網頁上發表署長隨筆,表示在過去一年,因失業申領綜援的個案上升近五成,由去年十月的近二萬七千宗,增至上月的三萬九千多宗,佔整體綜援個案三成。她強調,這類有工作能力而又健全的失業人士,領取綜援應屬暫時援助性質,失業者不應視之為長期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