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太硬銷23條物極必反

葉太硬銷23條物極必反

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為硬銷23條,把希特拉和中國共產黨革命都順手拿來作反擊批評的彈藥,先不管葉太引用的史實有沒有錯,歷史觀和政治立場如何有可議之處,但可以肯定的是,爆棚的信心,已經遲鈍了她的政治觸覺,她高企的民望,已經把僅有的耐性拋諸腦後,以為強硬到底,就一定會博得掌聲。

葉太引用希特拉和中共革命這兩段極具爭論的歷史,正正觸及不少人的痛處。葉太說「希特拉就是一人一票選出來,他殺了七百萬猶太人。」這番言論,引起歐洲和美國輿論的反擊,並不偶然。不少研究指出,歐洲人有反猶太的歷史傳統,希特拉屠殺猶太人,也與這種傳統有關,成為他們心中永遠的痛。


愈戰愈勇不顧民情
葉太強調一人一票選個希特拉出來,好像揶揄人家活該,有幸災樂禍的意味,彷彿把結了痂的傷口揭開,再撒一把鹽。葉太作為一位高級政府官員,亦以官方身份發表講話,竟然對歐洲的禁忌如此無知,教官府中人揑一把汗。
眾所周知,香港是個難民社會,我們的父母輩不少是為了逃避「波瀾壯闊的革命」躲到香港定居。由中共奪得政權,到反右、大躍進、三年饑荒,然後是史無前例,波瀾壯闊得令人震慄的文化大革命,再來是六四慘案。每一個中國政治的動盪時期,都有內地同胞南逃,以求在香港覓得一處可以存活的棲身之所,逃過慘死的命運。
「波瀾壯闊的革命」對香港人不但全無吸引力,對毫無批判,開懷擁抱這場革命的人,不少港人都投以鄙視的眼光。吃港英奶水長大的葉太,沒有理由不明瞭這番話,會惹起不少港人的新仇舊恨,但葉太卻樂此不疲的說了又說,每一次都加上一些新的註解,連「順天應人」這種的話,也面不紅心不跳的說得出口,使人看見一個只對權力膜拜,服從「成王敗寇」規律,毫無原則,有二十一世紀包裝,卻有極度封建思想的官僚嘴臉。

新聞界絕不能妥協
特區政府高層,一直盛讚葉太的強硬推銷手法,說她既「熟書」,又企得穩,旁徵博引,辯才了得,早成為問責局長的學習對象。但當葉太忘乎所以,愈戰愈勇的時候,一些特區官員,開始搖頭歎息,預言這種不顧民情,強硬到底的推銷手法,最後只會誤了大事。
更令人驚訝的是,即使作為23條的鐵杆支持者的本地左派,也對葉太的表現不以為然。
一位左派人士提出質疑,23條立法引起爭議早在預計之內,但葉太為何非要搞得兩陣對圓,非要把左派群眾「擺上台」不可?葉太對所有反對者的異議聲音,進行本能反射式的批駁,已惹起知識界、新聞界、法律界……的反感,社會的支對聲音愈來愈集結,最後,又只得靠左派群眾作為特區政府最後防線。這位左派人士慨歎說:政府官員為何總要我們承受這種工作?
23條引起新聞界憂慮和恐慌,葉劉淑儀最近對新聞工作者作出少許讓步,這一招非常高明,用意也十分明顯,減低新聞界的反對聲浪,23條就比較容易過關。但23條對其他界別影響,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唇亡齒寒,新聞工作應堅守原則,千萬不能輕易妥協。
時事評論員 吳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