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掉錯位致血癌

染色體掉錯位致血癌

【本報訊】慢性骨髓細胞白血病是血癌的一種,病因主要是人體第九及第二十二組染色體交換了位置,令基因變異,病人的白血球會不正常地增高,出現貧血、肝臟和脾臟發大等病徵,病情分慢性期、加速期及急變期,後兩者可能在短期內死亡。
心血會副主席黃遠志表示,此病患者可服用傳統的抗癌藥,但這些藥只能控制病情,服用三數年後會出現抗藥性。此外,病人可注射干擾素,但只有一成病人有效;骨髓移植則是根治方法,但非每人都可找到合適骨髓。

新藥對急變期病人有效
港大血液及腫瘤科教授梁憲孫表示,新藥「加以域」對急變期及加速期病人均有效,可緩解病情,令病人有機會等候骨髓移植,但對慢性期病人則仍以干擾素為一線藥物,如注射干擾素後無效,才會使用該種新藥。現時全港約有二百多名此類血癌患者,每年約有五十宗新症,其中約二十名新症患者符合服用此藥。

資助方案已拖延逾一年
諾華製藥回應表示,至今已有六十二人參加「擴大使用計劃」而獲免費服藥,廠方支出了一千二百萬元,並多次延長計劃至今年底。
其實該廠已於去年九月與醫管局聯絡,了解該藥的資助問題,期望盡快達成資助方案。醫管局回應表示,會研究該藥的實證療效,及希望為病人找出一個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