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會計醜聞,導致群情鼓譟、怨聲載道之餘,更令投資者對這個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信心盡失。為挽回聲譽和信心,決策者在無可奈何之下,必須做點門面功夫,揪出代罪羔羊祭旗,以息民憤,證監會主席皮特(HarveyPitt)遂成為這次「混帳」的犧牲品。
皮特上周在佛羅里達州出席華爾街最大型,包括銀行家、經紀、投資者及監察者在內的證券業協會(SIA)年會中發表講話,指在其任期內(15個月),證監因沒有妥善處理相繼出現的混亂情況而受抨擊,實在遺憾。不過無論規例如何嚴謹,亦無法阻止人們存有不誠實之動機,有人(對證監)作出批評非常容易,要「挑骨頭」也不困難,然這些都是沒有建設性的指摘。
皮特更強調對他本人過往所做的一切及證監取得的成就感到十分驕傲。言論引來熱烈的掌聲。
西諺說:人的靈魂有價,在花花綠綠的銀紙面前,誰個不會心動?只不過是盜亦有道,抑或知法犯法、鋌而走險,博過到「骨」而已。
然而皮特作為監察機構的最高層,若有讀過「管理學」便應知道責任是不容推卸的要義,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如果皮特因心中有刺或「條氣唔順」,而淪為與香港早前「仙股」除牌風波中等問責高官及監管主管般卸責之類人馬,實在可惜。既然既成事實,又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又何須作出酸溜溜的申訴?默不作聲下台,不少人會同情皮特只不過是幕後政治人物為了「擺平」事件的代罪羔羊,相信連劊子手心裏也暗稱此君真是一條好漢。蓄意狡辯,以為這樣便可以洗脫乾淨,反而是自毀聲譽的愚蠢行為,如此智慧,怎當上這個職位?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