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昨日在北京十六大期間公布,預期全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逾10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加8%。另外,出席十六大的中國三大國有銀行行長俱表明,擬於2005年將整家銀行在內地及海外上市,其中建行表明,香港是上市地點之一。
曾氏公布的經濟增長預測,較上月國家統計局發表第3季經濟報告時的預測7.8%又高少許。如與年初的7%目標比較,今年的表現遠勝原先估計。曾氏指出,今年國家出口總額可望達6000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總額超逾500億美元,均創歷史新高。曾培炎承認,中國貧富懸殊嚴重,小康也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小康」。他希望在未來20年改善這種情況,目標是把國內生產總值推高至平均每人3000美元的水平。
曾培炎又承認,失業問題嚴重,每年有1000萬名畢業生投入市場,加上國企改革後的下崗工人達2500萬名。他希望繼續保持經濟快速增長,加強中小企的發展能力,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另外,出席大會的中國銀行行長劉明康、工商銀行行長姜建清及建設銀行行長張恩照接受《彭博資訊》訪問,他們期望透過上市集資,以補充其撥掉壞帳後的資金需求,以及加強這些銀行的內部管治水平。
張恩柱說,正與若干跨國金融機構商談入股,作為融資渠道之一,並認為外資入股已是無可避免的趨勢。除發行股份外,建行也準備發債集資,並有意在內地及香港,甚至紐約同步上市。建行是四大國有銀行內壞帳比率最低的一家,只有16%,但該行仍計劃明年將比率進一步降至14%。
劉明康說中行已準備好三年內在國內上市,中銀香港(2388)成功招股的經驗,將作為中行預備上市的參考模式。
姜建清則沒具體透露工行將於那個市場上市,但他表示工行今年未計撥備前盈利可達440億人民幣,較去年增加30%。姜氏又期望將目前的25%壞帳比率在2006年時降至10%,遠低於國家提出的2005年商業銀行壞帳率降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