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片終於開工了,大夥兒又鬧哄哄的湊在一塊搏命。這是香港最適合拍戲的時份,陽光充沛、涼而未冷,雖然我還是繼續冒汗,但T恤仍能保持乾爽。最大的敵人是日光,看着太陽還在正頭頂,不消三兩個鐘頭,便跌到天的另一邊,拍室外戲份時很刺激,日光默默地在催促大家起勁工作,晏晝時份經常聽到各人的吆喝聲:「快啲、快啲,日頭唔等人!」
這次的服指、攝影師及多位演員都是首次合作,所以很有新鮮感,透過每天的工作去彼此認識、了解從而建立信任,發揮最佳的團隊精神,幸好副導演是我的老相好,之間已建立了良好默契,很多時候根本不用出聲,單是看身體語言便知是否有事發生,有這位老相好在陣,很有安全感。
無論是開早班或中班,一定有吃飯的時候。一聲「放飯」,大家暫時放下繁重工作,找一個陰涼的地方,席地而坐,捧着一個或好吃或不好吃的飯盒,談談今天的新聞,吃一啖叉燒,論論那齣電影好不好看,啃一口白飯。導演會額外地得到一盒青菜,我很珍惜那盒青菜,也與大家分甘同味。
一聲「開工」,大家又像急叉了電的電池一樣,勤快地工作得像後生仔一樣,直至聽到了導演喊「收工」。
收工時場務員清理現場,總會收集了一大袋的空飯盒,這些飯盒代表了大家有工開,有工開就好。
拍戲就是這樣的每天「開工」、「放飯」、「收工」,其間載滿了樂趣與煩惱。拍一齣戲不知成果如何,但過程一定要開心,否則即係搵自己笨,亦係搵人哋笨。我珍惜在現場的每一分鐘,因為這些都會成為我將來記憶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