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伊拉克決議,加上共和黨在中期選舉報捷,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令喬治布殊度過成功的一周,沐浴在第三個政治蜜月期中。
回想兩年前喬治布殊總得票不及對手卻贏得大選,初進白宮時各界雖給他機會,但傳媒不免對他經常說過話冷嘲熱諷,笑他是草包。
去年九一一襲擊後,全國同仇敵愾,喬治布殊聲望急升,一向對他甚有微言的《華盛頓郵報》,有專欄作家讚揚他「表現優秀」,但經濟問題令他再受批評。
現在喬治布殊對內對外均贏得政治勝仗,「有線新聞網絡」一名記者說他是「政治天才」了。
好消息還陸續有來。因為反對攻伊而和美國鬧翻的德國,現在也來主動修好破冰,總理施羅德上周五致電喬治布殊,是他九月成功連任以來的第一次。
政治上雖無往不利,喬治布殊卻也不無隱憂。專家警告,攻伊已提高了美國企業的信貸風險、拖慢投資,經濟復甦或因此受拖累。到時,喬治布殊也許會像老父一樣成為「經濟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