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況疲弱,部份上市公司的股價與每股資產值出現很大折讓,加上在目前的低息環境,公司資金苦無出路,故藉重組或私有化旗下資產,提升系內公司價值的活動轉趨活躍。 記者:劉碧思
恒隆系、新世界系及恒基系等三大華資分別在今年下半年進行一系列重組活動,重組方案可說「各擅勝場」,新世界系重組涉及的資產總值高逾200億元;恒基地產(012)則趁低息借錢55億元向股東購回恒基發展(097);而恒隆地產(101)私有化格蘭酒店(195)可說是最少反對聲音的交易。
3家公司的重組計劃中,以新世界系的重組最複雜,涉及的資產總值亦最多,重組涉及的資產總值達211億元。雖然整項重組計劃,除了太港要向新基支付85億元現金外,全部均以換股形式進行,加上有關作價被質疑過高,但仍較其他兩家地產商私有化計劃所涉及的資產值為高。
反觀恒地私有化恒發,以恒發截至本周五收市價7.3元計算,向獨立股東收購的資產(26.52%恒發股權)市值約54.54億元。若以恒發所持的資產,包括36.42%中華煤氣(003)、30.98%香港小輪(050)、43.67%美麗華酒店(071),及66.67%恒基數碼科技(8023),以周五收市價計算,總值約247.12億元,換言之向獨立股東收購的資產市值約65.54億元。至於恒隆地產私有化格蘭酒店,以格蘭酒店A股及B股周五的收市價計算,總值約12.48億元。
恒隆地產私有化格蘭酒店,及恒基地產私有化恒基發展,均以真金白銀進行,若數因私有化而向獨立股東派錢最多的,應是恒基地產。新世界系重組雖然涉及資產逾200億元,但由於主要以換股方式進行,所以小股東並沒有真金白銀到手。私有化格蘭酒店的計劃,合共涉及資金12.54億元,由於獨立股東持有23.25%格蘭A股及26.96%格蘭B股(196),故恒隆地產只需支付予獨立股東約2.97億元。
至於恒基地產私有化恒發,合共涉及資金54.91億元,因為主席李兆基持部份股權,獨立股東實質獲得現金則約51.5億元。
雖然上市公司必會在「有利可圖」情況下,才會進行重組或私有化活動,但3家華資地產商的重組活動,惟獨格蘭酒店私有化方案,未遇到太大的反對聲音,恒基系及新世界系均受非議。證監會股東權益小組成員DavidWebb呼籲恒發小股東及盈富基金(2800,持有0.99%恒發股份)的管理者道富環球對恒基地產私有化恒發的議案投反對票;滙豐證券亦呼籲太平洋港口(659)的小股東不批准是項交易。
DavidWebb認為恒發私有化作價並未反映了中華煤氣的市值,估計恒發每股價值應為12.26元,以此計算,私有化作價較恒發真正價值折讓達四成。
另外,滙豐證券亦以新世界基建注入太港的資產及新世界創建的作價均太高,建議太港小股東不通過有關重組方案。
上市公司進行重組,最重要是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正如恒基地產副主席林高演說:「手掌係肉,手背係肉,要平衡兩邊小股東的利益。」而股價正是市場對重組或私有化方案接受程度的最佳指標。
新世界系於10月21日公布重組詳情,22日新世界發展、新世界基建及太平洋港口復牌,太港早段備受沽壓,至新世界董事總經理鄭家純與財經評論員及傳媒解話後,股價即時反彈,當天收市,3公司股價全線上升,新世界升1.16%,收報4.375元;新基急升40.3%,收報1.95元;太港則升12.9%,收報0.48元。全系當天升值16億元。
恒基地產於11月5日公布私有化恒基發展後,兩股份於翌日復牌,恒發收市報7.25元,大幅上升21.8%;恒地則收報25.55元,升1.8%。該系市值即增加44億元。
恒隆系於10月29日公布私有化格蘭酒店詳情,翌日恒隆集團及恒隆地產復牌,股價雙雙下跌,恒隆集團收報7.15元,跌0.69%,恒隆地產則收報7.75元,跌5.49%。全系市值下跌7.3億元。由此觀之,恒基系為股東創富的表現較合乎小股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