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攻略:道富翻身全憑定位準

市場攻略:道富翻身全憑定位準

上周,因為兩宗新聞,道富銀行的名字不時出現於傳媒,首先是上周三公布斥資117億元收購德意志銀行的全球託管業務,令它穩守全球最大託管銀行寶座;其次,上周五開始一連3天的毅行者籌款活動,便是由道富銀行贊助。這家已有210年歷史的美資銀行香港分部,今年在一片裁員聲中逆市增聘6%員工,其成功經驗或可作為香港的借鏡。 記者:陳華雄

道富銀行託管資產總值5.7萬億美元(未計德銀的2.2萬億歐元託管業務資產);管理資產7070億美元;在22個國家僱用2萬名員工……這些數字或許遠不如一個訊息重要──盈富基金(2800)的管理者。不過,這家美資銀行在70年代幾乎倒閉,究竟它是怎樣翻身的呢?

認清優勢尋覓空間
道富銀行亞洲區金融服務行政總裁謝錦強說,道富當年是一間業務多元化的金融機構,但受到美國房地產信貸壞帳激增拖累,出現嚴重虧損,最後要退出融資業務,專注做目前兩大主業──託管及資產管理。在這個針對機構投資者的狹窄市場空間,提供最好的服務,透過有效的管理推展這些核心業務,最後重建整個業務,令過去24年的每股盈利均享有雙位數增幅。
香港土生土長的謝氏認為,面對目前嚴峻的經濟劣勢,本港其實可借鑑道富的經驗,關鍵是在亞洲區找到一個可供發展的狹窄市場(nichemarket),然後專注拓展此角色,重新為香港定位。至於這個市場是甚麼須由特區政府決定,但目前最重要是有清楚的定位加上出色的管理,正如帆船比賽需有好舵手領航,才可走出困局。
謝氏因工作關係經常穿梭中港兩地,對內地市場了解甚深,覺得香港要接受一個事實──上海崛起,香港重要性減低。不過,他相信「整個餅大咗,香港佔嘅份額少啲但仍比以前多。」

找立足點專注發揮
相對美國來說,亞洲仍是較小的市場,業界估計以香港為基地的管理基金總值僅2000億美元,較美國一個州政府的退休金還少,因此該公司在亞洲區主要客戶對象,亦由機構投資者轉為以政府為主。他說道富雖為亞洲最大的託管銀行,但會繼續擴展本港分部,員工亦已增逾6%至32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