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明
影星劉嘉玲多年前被人擄去,獲釋後若無其事;最近《東周刊》假輿論自由之名公開她被人淫辱的照片,以為也會若無其事,不料全港上下看到劉嘉玲胴體,幾乎都亢奮起來了。
道德亢奮的首先是戲子、傳媒。傳媒無分大小,一律發表社評譴責《東周》敗俗傷風;戲子無分男女,一律怒斥主事者「天地不容」。跟着亢奮的是董建華政府:警務處長親自下令徹查,連董建華都宣布《東周》「違反社會道德觀念」。整個社會的亢奮,在劉嘉玲挺身自白時漲到高潮。
劉嘉玲那輯照片,我無由得見;但港九綠女紅男一邊搶購《東周》一邊義憤填膺吶喊護花的神情,倒給我開了眼界。
更開人眼界的當然是領導輿論的報刊、電台、社會和宗教團體等等。一個女人的玉體,也許值得他們關注;但關乎七百萬人尊嚴的《基本法》二十三條草案,未必就不值一笑吧。現在,那些輿論界領袖十之八九視二十三條而不見,見劉嘉玲胴體則無一不踴躍爭先衞道。這大概就是董建華所謂香港社會的道德。
香港的輿論界,有點像《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裏的髑髏。那髑髏給惡人從墳墓中掘出來拋棄路旁,不敢吭一聲;傭工田不滿晚上路過,誤踩他一腳,他就說要降災報復:「毋敗我面,且禍爾!」田不滿叱道:「誰遣爾當路?」髑髏口氣馬上軟了:「人移我於此,非我當路也。」田不滿又叱道:「爾何不禍移爾者?」髑髏只能自辯了:「彼運方盛,無如何也。」田不滿沒好氣,笑罵道:「豈我衰耶?畏盛而凌衰,是何理耶?」髑髏悲聲說:「畏盛凌衰,人情皆爾,君乃責鬼乎?哀而撥入土窟中,君之惠也。」田不滿不再理他,大步走過,只聽見身後傳來嗚嗚哭聲。
今天,董建華政府拿着二十三條的鋤頭,要把香港輿論自由掘出拋棄,連日反對的只有當局斥為小報的《蘋果》;《東周刊》偶然褻瀆了輿論自由,卻馬上有電台大義凜然和他們斷絕關係,有幾十個團體刊登廣告嚴正抗議。那響亮的道義呼聲真是發人深省,說盡世態。久失民心的董建華政府也可以乘機俯順輿情,取得社會支持。劉嘉玲的胴體遭黑社會糟蹋之後,原來還可以供很多人利用。
《東周刊》運滯氣衰,在那片道德呼聲下停刊了。但是,這片呼聲傳到外國,傳到日後,未必不會變成路邊髑髏的嗚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