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聯儲局宣布減息後,滙豐銀行率先將標準儲蓄利率由0.125厘減至象徵式的0.01厘。除道亨、DBS廣安及大新旗下豐明銀行另訂稍高的標準存款息率外,其他大中型銀行均跟隨滙豐減幅。最優惠利率(P)也一律減0.125厘,降至5厘。證券界認為存貸息率減幅的輕微分野,對息差收窄影響應屬中性。
儲蓄息率由於已降至極低水平,滙豐、恒生(011)、中銀香港(2388)、道亨及廣安等,同時將分層利率結構簡化,減少以往特惠利率的優惠。
滙恒由下周五起,取消15萬元以上結餘獲加0.25厘的特惠利息,改為1萬元以上全線給予標準利率。
普遍銀行1萬元以下存戶均沒有利息,東亞則稍佳,5000元或以上即付儲蓄利率。息率最出位者仍然是豐明銀行,1萬至5萬元以下存戶年息率為0.75厘,5萬以上更達1.1厘,為全港高息之冠。
對於儲蓄利率幾乎近零息,滙豐銀行總經理柯清輝表示,美國減息幅度本港難以承受,該銀行減息的決定,已平衡行方、存戶及貸款人三方利益,「起碼1元利息好過無」。他同意普羅大眾可能覺得兩者分別不大,但對於儲蓄結餘龐大的銀行而言,「1元利息涉及很犀利數目」,而且貸款息率減幅大於存款,銀行的息差會有少許收窄。
道亨銀行零售銀行總監張耀堂表示,希望以較進取息率政策,維持與客戶的全面關係,但美國若再減息,他同意銀行可以抵銷息差收窄的空間不多。面對低息時代,他相信銀行會繼續推出結合息股滙的衍生產品。
港元儲蓄及往來帳戶存款,佔港元存款總額逾四成。法國巴黎百富勤研究部助理董事何偉華估計,減息對存款龐大的銀行如滙豐、恒生、中銀香港等,息差影響屬中性,銀行可透過減低利率分層架構、投資長期證券、拓展收費收益等,可減輕息差收窄的影響,不過美息再減最優惠利率應何去何從,肯定是業界要探討的問題。
金管局將貼現窗基本利率由3.25厘降至2.75厘,交易員表示,1至6個月拆息即時調低20多點子,反映較預期多出的0.25厘減幅,由於減息後港息更高於美息,故港滙保持在7.7993/94的水位。
另外,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宣布,對亞太地區銀行體系的經濟及產業風險組合的最新檢討結果,其中香港銀行業風險僅屬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