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建議加稅 太古反對

瑞銀建議加稅 太古反對

【本報訊】面對持續高企的財赤,香港財政岌岌可危。瑞銀華寶中國及香港高級經濟師兼策略員陳昌華向政府獻策,建議在未來數年增加各項稅款,並降低個人入息稅免稅額,以增加收入,料首年可為庫房帶來額外收入近200億元,但商界認為應到最後一步才考慮加稅。

加入息稅並減免稅額
陳昌華昨天指出,政府必須果斷地制訂一套周全的計劃,解決財赤。該行建議,在03/04年度及04/05年度,每年將薪俸稅及利得稅率增加一個百分點,每個百分點可分別增加稅收22億和26億元。同時,政府可在下年度將個人入息免稅額減半,從現時的10.8萬元降至5.4萬元,每年增加收入估計達140億元。單在03/04年度,政府可額外進帳188億元。該行預料,政府今年財赤將達到760億元。
該行並建議,即時引入陸路離境稅。以每程18元計算,政府可以獲收入10億元。同時,政府應委任工作小組,研究在05/06年度引入3%的銷售稅,料每年可增稅收180億元。
他引用當年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增加稅收的例子,建議港府在適當時間推出適當措施解決財赤。戴卓爾夫人當年在減低薪俸稅後,果斷地因應經濟變化,即時增加銷售稅一倍。陳氏認為,香港消費信心已達1998年的水平,故推行上述加稅措施,也不會對消費者信心造成重大打擊。他認為若政府對削減財赤仍猶豫不決,港元風險溢價將會大幅上升,其打擊比加稅更厲害。

何禮泰:加稅損競爭力
瑞銀華寶未有具體節省開支的建議,但強調不贊成單以削減公務員薪酬,要公務員獨力承擔解決財赤的責任。不過,政府應重新檢討公務員薪酬架構,以及減少非核心工程開支,令整體開支應在未來4年每年降低3%。
太古(019)主席何禮泰也表示,不應該低估調高利得稅對香港國際競爭力的影響,他認為政府處理財赤問題,要先考慮控制成本、私有化、外判及發行債券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