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電信(728)的母公司中國電信集團(以下簡稱中國電信)突然宣布大幅調高長途電話接入費7.5倍,及後又取消加價,這事件令筆者真的體會到甚麼是「一國兩制」,真是一個國家兩個制度。
事緣當中國電信突然宣布調高長途電話接入費7.5倍後,香港各大電訊商差不多亦同步調高香港撥入國內的長途電話費,本港市民除了透過各大傳媒抗議、表達不滿外,基本上是無法阻止它們調高長途電話費。
但原來國內的情況卻完全不同,可能是有關方面恐防國內市民也憂慮內地的電訊商會同步調高由內地撥出來的長途電話費,因此在2002年11月1日《北京青年報》一篇名為「電信提高國際長話接入費國內撥國際不變」便有這樣報道:「對國內的國際長途電話用戶而言,更不必擔心國際長途資費會上漲。因為按照有關規定,電信資費調整需要召開聽證會」。原來在國內調整電訊費用是需要召開聽證會,不像香港般「話加便加」,你說這是不是真的落實「一國兩制」?
本周三筆者那篇名為《內地電訊業加費剛開始》的文章,已指出國內電訊行業的加價潮可能剛開始。基本上,筆者認為近年中國電信的情況,頗類似80年代美國巨型電訊公司AT&T被分拆為7間電訊公司後的景況。
正如上回所講,在過去數年,中國電信的業務不斷被分拆,首先移動電訊業務被中國移動(941)拿走,傳呼業務則給了中國聯通(762),繼而連衞星通訊業務也被分拆了,僅餘下固網為主的業務。卻估不到在2001年11月,中國電信的業務再被分割,原本擁有的北方10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之電信資產也分拆給中國網通集團。
由此可見,中國電信雖然仍保留「中國電信」之名稱,但其業務範圍已比以前減少了很多,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中國電信的市場佔有率由1998年底高達99%,急降至2002年8月的30%(資料摘自信息產業部)!
從上述中國電信不斷被分拆的過程,可見某程度與當年的AT&T被1拆為7相似。AT&T被分拆後,電訊營運商的互聯成本,因而增加高達30億美元,同時,電訊的收費(市話價格)也一度上升了300%(資料摘自中國《通信信息報》第4版)。
筆者估計,類似情況亦可能會在中國的電訊市場發生。簡單來講,以往南北兩方也屬中國電信,但分拆後北方已屬於網通,故由廣州致電到北京便多了一重連網的結算費,收費自然增加。至於其他電訊費用也有相類似情況,故未來國內電訊業可能出現短暫加價潮。
上述的中國電信集團是正在招股的中國電信股份公司之母公司,雖然它表示將會派發股息,但在深入研究目前國內電訊業的情況後,假若要投資國內電訊股,筆者認為還是中移動或聯通較佳。
各位讀者可知道,為何中移動及聯通是紅籌股,但中國電信卻以H股上市?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