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電及港燈已向政府提交明年財政報告檢討電費,市場估計盈利豐厚的港燈將申請明年初提高電費百分之二點七至三點五。有關注民生組織向電力公司發出警告,逆市加價會激起民憤;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昨日回應說:「大家唔希望見到加電費,希望兩電聽到市民嘅期望。」
證券界指出,港燈的發展基金只有五億六千萬元,未來要應付擴建南丫島電廠及輸電網的二百七十億元開支,故會申請加電費;中電的發展基金則超過三十二億元,顯示盈利結餘超出利潤管制協議水平,故不能加價。葉澍堃表示,剛收到兩電財政報告,將詳細研究,稍後會與兩電商討。他承認,政府與兩電簽訂的利潤管制協議不計算通縮因素,而明年做中期檢討時,政府不排除會提出修訂,但也需雙方同意,不能一廂情願。他又呼籲兩電「睇遠啲、睇闊啲」。
理工大學商業學系副教授林本利回應時指出,現有價格機制是九九年政府與電力公司簽訂,當時港燈表示需擴建南丫島電廠,投資額卻極度誇張,而且在利潤管制協議保護下,擴建電廠給港燈不斷加價的藉口。當時預測是,未來四年需加價兩成,至今已加了百分之十二以上,估計未來一年還會再加約一成。
林本利認為,電力公司作出多餘的投資以獲取回報,若未達准許利潤,電力公司可加價,直至賺取足夠准許利潤為止,毋須政府審批。他批評:「呢個就係利潤管制戇居之處!」
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劉千石也發表聲明,指本港經濟仍然低迷,在管制協議下去年純利逾五十億元的兩電應調低電費,減輕市民生活負擔及企業營運開支,共度時艱,否則會激起市民反感和不滿。他又指出,本港電費在亞洲和世界其他大城市中屬偏高水平,政府應盡快檢討,撤銷當前的利潤管制模式。
另外,有報道指地產商會擬拉攏兩家鐵路公司向兩電施壓,港燈表示至今尚未有地產商就電費事宜接觸他們。地鐵公司發言人則說,對電費問題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