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改裝蒸餾水後勁賣<br>創意工業求才萬八人

設計師改裝蒸餾水後勁賣
創意工業求才萬八人

「我有信心我公司一年內要請多五成人。」有創意不但可賣錢,更能創造大量新職位。香港設計師總會主席劉小康剛為近百年歷史的屈臣氏蒸餾水改頭換面,產品銷售額即以雙位數字飆升,他認為,若本港創意工作者能打開內地市場,並且打破與本港工業界之間的鴻溝,未來一年創意工業人才需求會增兩成,即創造約一萬八千個職位。 News埋身擊專組

貿發局今年九月出版《香港的創意工業》研究報告,初步歸納出十三個行業,包括設計業為本土創意工業,從業人員逾九萬人。為推動本港創意工業,中央政策研究組將於年底公布中期報告,透視創意工業現時在港實況。
本身是資深設計師的劉小康指出,內地是創意工業最具潛力市場,以設計業而言,不少大陸工業都開始要求香港設計師替其產品進行創新包裝設計,若設計公司懂得主動打開內地市場,相信現時擁有一萬八千人的設計行業,未來一年的人才需求會增加五成,主要職位包括設計師及相關行政人員。以他的設計公司為例,未來一年會多聘十多人。

與工業界合作易有突破
劉小康認為,現時本港創意工業最大的問題,是創作人與工業界較少直接接觸,後者大多停留於來料加工,若能打破兩者間的鴻溝,創作人可協助本港工業界進行產品原創設計或原創品牌,令本港工業界成功開拓新市場。
以屈臣氏蒸餾水為例,早前聘請劉小康重新設計支裝蒸餾水樽身,以弧形曲線取代舊有的平穩骨條樽身,予人較親切感覺,雖然生產成本較貴,但自今年六月正式投入市場以來,銷售額一直有兩位數字增長。屈臣氏蒸餾水巿務總監鮑婉晴指出,在創作過程中,共考慮過劉小康的二十款設計,「乜嘢形狀都有,圓形、方形、甚至不規則形都有,……我哋盡量畀佢哋發揮,否則冇創意。」
事實上,除蒸餾水,不乏傳統品牌經過新包裝變身的成功例子。有六十四年歷史的奇華餅家,其行政經理黃嘉傑稱,自九五年替商品和店舖換上新形象後,唐餅的銷量有雙位數字增長。

「住好啲」攻入上海澳洲
香港本土創意工業的另一成功例子,是以香港本土文化作為原創概念的家品店「住好啲」,創辦人楊志超指出,自九六年成立以來,生意額每年均以兩位數字遞增,至今年才因經濟差,營業額出現零增長,但他已開始將產品打入上海、新加坡,甚至澳洲巿場,「經濟唔好對生意係有影響,但係創意可以幫到我哋。」
被設計界視為另一個創意工業成功例子的MichaelLau人形公仔系列,其設計師劉米高稱,他是以「創意行先,結果成為咗商品,唔關我事」。
他共設計了約二百個人物造型,交由工廠作小規模生產,真正數目連他自己也不大清楚。即使有人將其公仔由三百至四百元炒至二、三千元,他都不打算大量生產,「喺香港搞創作係有限制,最理想係又可以玩,又有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