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利率殺到 小存戶最慘<br>存款1萬 年息1元

零利率殺到 小存戶最慘
存款1萬 年息1元

不用左計右計了,當一萬元銀行存款,存足一年後只能變成一萬零一元時,曾經是小存戶最有安全感的紅簿仔儲蓄,還可以帶來甚麼指望?
「太過份了。」這是一個中產家庭的第一個反應。零利率時代已經來臨,利率處於歷史低位,供樓人士得以喘一口氣,但小市民也得默默承受積蓄紋風不動的漫長日子。 記者:蔡元貴、陳華雄、林中健

【本報訊】美國聯邦儲備局昨晨公布減息半厘,本港各大銀行並未跟足美國的減幅,優惠利率只減0.125厘,由5.125降至5厘,標準存款利率則一致訂為0.01厘,減0.115厘,幾乎接近零利率。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表示,本港存款息率處於低水平,減息空間有限。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認為銀行減息,有助減輕供樓人士的負擔,但本港經濟應該不會太差。

經濟差難借錢投資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則表示美國減息不等於美國經濟衰退。
減息有利有弊,正在供樓、有私人貸款及做生意借了錢的市民可減輕利息開支,但小市民在銀行存錢卻已經完全無利可圖。每萬元紅簿仔存款一年利息僅為一元,迫使他們要為資金找尋存款以外的出路。
公開大學銀行及財務學部助理主任簡志南指出,減息對供樓人士有利,樓宇按揭利率減低,可以減輕他們的供款壓力,可供周轉的現金也鬆動一些。傳統智慧告訴我們,減息可以刺激樓市,負資產可望翻身。不過簡志南認為,市場人士現時都在觀望政府即將公布的振興樓市措施,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入市。
理論上說,利息是投資的成本,減息應該可以刺激投資意欲,振興經濟。但簡志南說:「好無奈,香港面對嘅唔係投資成本問題,而係本身有冇投資機會嘅問題。」城大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方振民也表示:「經濟咁差,邊度有人夠膽借錢投資?」

資金流入債股市場
面對零息年代,投資者可如何部署?亨達投資研究聯席董事黃敏碩認為:「期望有穩定收入嘅投資者,宜選擇定息工具,例如債券基金同保本基金,因每年起碼有一至兩厘息派,總比零息存款優勝。」他亦表示投資者還可留意亞太區的債券基金,一來亞太區貨幣的加息壓力不大,而且區內債券受美國息率影響較小,加上評級調升,有吸引力。
美國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則預期不少資金會流入債股市場,較保守的投資者,不妨考慮買債券,或是三年期的短期保本基金,作為收息工具。至於進取型的投資者,她說可趁機吸納高息股或外幣基金,兩者短期內都可取,但要留心滙率及投資風險。

食息一族要食老本
香港過去一直有一群透過銀行存款利息賺取固定收入的人士,隨着零息年代的來臨,這筆固定收入已經蕩然無存,有經濟學者指出,「食息一族」現在要食老本了。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曾淵滄說:「如果以往靠食息過活嘅人,𠵱家就要慳啲使,退休人士冇可能再靠收息過活,要食老本㗎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