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勇,心口沒有一個「勇」字,有的只是一個記載着他往昔胡塗歲月的鯉魚紋身。他的人生猶如一輛過山車,走過了啪丸、吸毒、走粉、搶劫、戒毒、重生六個高低起伏的路段,最後還是腳踏實地做個車房學徒。紋身雖然抹不掉,然而鯉魚來了一個漂亮的翻身。
阿勇生於小康之家,父親從事貿易生意,母親是事業型女性,他與兄長自小便要過着儼如「孤兒仔」的生活,他甫出世便交由誼母照顧,兄長則和外婆同住,一家四口各散東西,這樣家不成家的生活,一過便是十年。好不容易等到一家團聚,母親又在他十三歲那年因為癌病過身,剛剛擁抱在懷的家庭溫暖一下子冷卻,埋下了阿勇學壞的伏線。
十四歲,一個仍是乳臭未乾的小子,初嘗咳水和丸仔的滋味,其後在友儕給予「免費試食」的誘惑下,吸了第一口白粉。「之後就上咗癮,要去想辦法搵錢買嚟食。」阿勇說。
阿勇所謂的辦法無所不用其極,除了偷父親的錢外,還把家中的電器搬去變賣,板斧用盡,最後還使出下下之策:賣白粉和搶劫。
「賣粉賣咗個幾兩個月,又試過搶人手袋,之後都唔敢試第二次,十五歲第一次俾差人當場捉到我喺公廁食白粉。」阿勇淡淡地說。後來阿勇被判守感化令,在一次機緣巧合下,他接觸到福音戒毒,遂痛定思痛戒掉毒癮,重新做人。
「入面(福音戒毒中心)有好多過來人嘅成功例子畀到我信心,我只係用咗二十日就戒甩咗。」阿勇在戒除毒癮後,心靈得到全面洗禮,他還花了整整八年在戒毒中心協助其他青少年戒毒及參與義務工作。直至兩年前,他進入基督教豐盛職業中心成為車房學徒,希望學得一門手藝,將來創出一番事業。
「以前我係爛泥扶唔上壁,今日我學會對生命有份積極態度同珍惜,我希望時下迷失嘅青少年,唔好再嘥時間喺個圈兜嚟兜去,唔好淨係顧眼前一刻嘅開心,要將眼光放遠一啲。」二十五歲的阿勇語重心長地說。
基督教豐盛職業訓練中心成立於八七年,最初只在觀塘開設一間車房,幫助青少年釋囚、戒毒康復者及邊緣青少年建立謀生技能以及提供輔導,月薪介乎三至四千元。去年,豐盛分別增設冷氣工程及髮廊,以迎合受助對象的不同興趣。
查詢電話:23048055。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