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群眾大罵《東周刊》,邊鬧邊買,以至銷售一空,此乃香港一景。不過今次大罵之後,似乎有啲反應,沙田陳師奶到銅鑼灣行街,只見《3周刊》加印版到處都係,完全唔賣得喎。《3周刊》今勻東施效顰,炒橋博銷路,睇怕係賠了夫人又折兵,俾人鬧到七彩㖭。其他雜誌有見及此,大概以後唔敢跟風得太過份。
市場係最好嘅調節器,信奉市場機制,以市場導向為經營精神嘅刊物,應該知道物極必反,市場會反彈呢個大道理。《東周刊》就係去得太盡,過咗界,所以受到市場懲罰,與《壹週刊》競爭多年,屹立不倒,點知為咗一幅相就自動收爐,事先邊會諗得到㗎。
以左丁山嘅愚鈍市場觸覺,較為正經嘅報刊,捱打咁耐之後,有望可以搶番部份市場佔有率。香港人點都有三分鐘熱度,家長為咗子女教育,中產階級為咗以示正經,今後會睇番一啲正氣刊物、溫馨故事,當負資產氾濫、失業日增、世界恐怖事件無日無之之際,你我都唔肯再睇啲悲慘故事,血淋淋嘅斬殺、自殺跳樓故事啦,不如睇番一啲美麗人物、美麗故事,藉以麻醉自己,發番個好夢!
市場導向主義,講究隨時調整營運方向,千祈唔好一成不變,過往靠豔照黃賭毒踢爆私隱故事賣書嘅雜誌,係時候反省一下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