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演講不找人代筆起草。一九五六年秋天召開的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他破例讓一個人代寫了兩千多字的開幕詞。他上台宣讀,給掌聲打斷了三十四次。大家稱讚那篇演講稿深具主席風格。毛澤東說:「這不是我寫的,是一個少壯派,叫田家英。」
田家英是四川人,十四歲加入共產黨的抗日救亡組織海燕社,十五歲到延安,十六歲入黨,在陝北公學當近代史老師,一九四八年二十六歲當上毛澤東的祕書。他掌管毛氏的存款、印章和來往信件,花十年心血為毛澤東建立存書上萬冊的藏書室。他收集清代學人墨迹文玩,每有所穫都先帶去跟主席觀賞切磋。
這位讀書人有骨氣,講原則,一九五九年廬山會議上贊成彭德懷觀點,撩起毛氏對他的猜忌。六一年起草《六十條》,糾正許多錯誤政策,卻在「包產到戶」問題上招主席反感。六五年整理毛澤東提倡讀馬列著作的講話紀要,刪去提到《海瑞罷官》的一些話,陳伯達江青給他戴上「篡改毛主席著作」的嚇人罪名,六六年勒令停職反省。田家英沉思一夜,在中南海永福堂西房毛澤東的藏書室裏自殺死了,祇四十四歲。毛澤東晚年想起這位在自己身邊當了十八年祕書的書生,嘆了口氣說:「田家英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
三十六年了。今天,中共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敲定北京第四代領導班子全面接棒的局面。中南海前代文人風雲空銷骨,依稀聽到的只是流盡年光的宮前秋水。緊貼着交大電機系的江澤民和清華電機系的朱鎔基擺下的非人文景觀,緩緩步上權力走廊的核心人物都遠離了文人書生烟柳風絮的千千心結:胡錦濤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畢業,仕途建立在水電部門和建委範疇的基石上;溫家寶出身北京地質學院地質礦產系,出任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之前從事多年的地質事務;曾慶紅讀的更是北京工業學院自動控制系,長時間在科技部門做技術工作。
執政人材的教育背景雖然未必足以左右國運之盛衰,從中共執政半個多世紀的暮雲宮闕極目遼望,新領導班子的知識素質始終會勾起求變的人們心中的幾分期望。這幾位新貴也許只是平庸的掌璽大臣,也許只是眼饞的冒進俗物,只要願意踏實為政,結局應該遠比滿腔孤憤的田家英平和幸福得多,「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的權威定論更不至於要等到人死了才冒出口來安魂。
五九年廬山會議一場風波搞垮了彭德懷,他以「戴罪」之身遷出住了七個年頭的永福堂,田家英一家搬了進去:「永福堂出了一文一武兩位敢講真話的人」,有人說。可是,徘徊在新居院子裏海棠樹下的田家英心情沉重。朱德的祕書何均來向他道喬遷之喜,田家英冷冷的說:「何喜之有?何福之有?」一九六六那年他果然自殺了,在永福堂裏剛巧也住了七個年頭。
(圖)清代伊秉綬梅竹扇子
逢周一、三、五刊出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