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殊贏了 共和黨控制兩院

布殊贏了 共和黨控制兩院

美國中期選舉,共和黨贏了,總統喬治布殊贏了。共和黨打破政治宿命贏得中期選舉,兼掌白宮和國會兩院,獲選的候選人都沉醉於勝利氣氛中,像前副總統多爾的夫人伊利沙伯獲選為國會新丁也開心讚歎:「嘩,今晚是這等奇妙!」但這一句,總不及角逐連任佛州州長的杰布布殊那一句能綜合這次選情,那句是:「我要感謝美國的偉大總統向弟弟伸出援手。」
綜合外電報道

香港時間周二晚上八時起,美國由東岸到西岸的選民,經過一天半的投票,終於讓共和黨破天荒打破選舉政治宿命,入主了白宮,還能在中期選舉大捷,奪得國會參眾兩院控制權。錦上添花的是,連三十六個州州長選舉中,共和黨也贏了二十六個州。
還未完成的點票結果顯示,在眾議院選舉,原來就是多數黨的共和黨,不但沒失掉半個議席,反而有賺了,在全院四百三十五個議席,至少贏得二百二十七席,民主黨只得二百零三席,這頭「驢」怎樣都扳不回大勢了。
全院一百個議席改選三十四席的參議院選舉,由於民主黨原來只比共和黨多了一席,選情更吃緊。不過,當民主黨候選人卡納漢在陷於激鬥的密蘇里州俯首承認落敗,共和黨衝線了,在改選的三十四席最少贏得二十二席,跟未改選的議席加起來,即全院穩操五十一席,即將民主黨在府會的這個最後橋頭堡攻陷了。

民主黨欠大將全軍盡墨
至此,共和黨在參眾兩院和州長選舉中全面大勝了,勢力的觸鬚直由首都華盛頓的白宮和國會山莊,延伸至地方;民主黨則全軍盡墨,只有阿Q精神地自我安慰,但觀乎民主黨要臨陣拉夫要七十四歲的前副總統蒙代爾披甲上陣,可見民主黨蜀中無大將,輸還是有道理的。
令民主黨更像落水狗的是,共和黨這回連它從未打破過的政治宿命都砸破了,從來只有民主黨試過兩次在入主白宮時沒有中期選舉落敗的歷史(一次在一九三四年總統小羅斯福主政時,一次在九八年克林頓當總統時),從此要改寫。當新一屆國會在一月宣誓時,那將是共和黨五十年來第一次同時控制府會。

贏得如此漂亮,共和黨在國會的領袖洛特更提及自九月後走遍二十三州為共和黨人拉票的總統喬治布殊說:「我想這是對他的領導一次公決。」如果是這樣,則這次選舉的最大贏家實非喬治布殊莫屬。美國傳媒都報道,挾着喬治布殊在九一一事件後錔過九成、至今還有六成七的高聲望,共和黨是挾着這張「布殊牌」才贏得勝利。白宮發言人弗萊舍就更老實不客氣說:「總統上台時只有很薄弱的支持基礎,我想說選舉大部份結果和創造下的歷史,都應歸功於總統的受歡迎程席和不辭勞苦為候選人拉票。」

布殊洗雪前恥創造歷史
喬治布殊對這次選舉有過這樣期望:「我們要創造歷史。」他做到了。共和黨憑他大勝,不但洗雪了兩年前佛羅里達州點票不清,讓他變成司法訴訟糾纏下上台當弱勢總統的恥辱,還令他更加強勢。共和黨兼掌府會,他攻打伊拉克、反恐、減稅刺激經濟的政策,都可望順利過關。
周三早上,喬治布殊不停打電話到向獲選的選人道賀。在這些道賀電話中,美聯社更報道,喬治布殊開始講到自己在二○○四年角逐連任的競選運動了。中期選舉完了,兩年後的總統選舉運動已非正式地拉開帳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