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息前恒指呈強,技術走勢似乎仍是向好,但基本因素始終未見改善,加上正面消息已消化得七七八八,所以筆者傾向等候時機造淡,暫不宜太快逆市而行,藍籌或者期指方面,大可以按兵不動。
恒地(012)私有化恒發(097),市場反應相當正面,但再追事件主角已蝕章,倒不如思考事件對其他股份有甚麼啟發。
其實筆者不喜歡博私有化,一定要私有化落實才有得贏,博私有化回報是高,贏面卻甚低,人心難測,而賭大股東心意比賭大眾心意更難。國浩(053)是最正路的推測,但資產太易計數,要私有化,作價一定不會便宜,總覺不會成事。
九倉(004)及會德豐(020)系則順理成章成為憧憬重組的對象,筆者認為基本條件不差,但經歷過寶福(021)事件後,這系股份升勢,應不是重組概念可以推動,有投資價值,短線卻有捉錯用神之嫌。
長江基建(1038)街貨不多,又類似恒發的形勢,但根本很難有信心會被私有化。
恒發私有化,另一意義是恒指成份股將騰出一個空位,原本恒隆(010)及希慎(014)是兩大出局熱門,剛好可被兩大入選熱門思捷(330)及中銀(2388)所替代,恒發多出的空位,對其他邊緣入選分子是可帶來憧憬。
邊緣選擇不外中遠太平洋(1199)及裕元(551),前者成交較活,後者市值及盈利都稍高,兩者相比仍是中遠秤先,但現價去博中遠已無大水位,撇開特殊項目,中遠的盈利其實是相當平穩,不過股價歷史波幅則甚大,即是股價是視乎氣氛而非基本因素,現時貼近大阻力,已沒有大升空間。
反而裕元股價整固多時,恒指概念不值得憧憬,但希望可將市場焦點引來,目前水平9倍PE4.5厘股息,以其大市值規模,在工業股中應會是領頭股份,大市反彈多時已嚴重落後,縱使沒有實在消息突破,也有條件突破。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