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冇負責人喺度?我哋係創造就業協進會,想做個簡單調查。」失了業數月的豪仔(20歲)戰戰兢兢地問,應門的女職員一臉冷漠地答:「未聽過呢個會喎,唔使啦!」女職員頭也不抬旋即關門。豪仔和一群失業者昨日首次主動到中西區商廈「洗樓搵工」,儘管吃了不少閉門羹,且「蝦碌」連場,但經過整日努力,他們的真誠終於打動了七間公司,願意提供職位空缺資料,成功率是百分之二十。 News埋身擊專組
本港現時的失業大軍逾二十六萬,一群失業者不欲坐以待斃,今年九月自組創造就業協進會,經過個多月的操練,昨晨終於披甲上陣,派出五名骨幹成員組成「洗樓特工隊」,早上十一時齊集上環會址,把預製好的宣傳單張和職位空缺問卷放進自製手推木頭車內。一切準備就緒,特工隊誓師出發。
記者隨大隊沿孖沙街走了不久便出師不利,因手推車的螺絲接駁位鬆脫,令放置在車頂的協會招牌搖搖欲墜,領隊吳家淇即向隊員訓示:「行得咁快做乜?又唔趕時間,一個推、一個拉,梗係散啦!」
隊員匆匆忙忙把螺絲裝嵌妥當便繼續行程,行不了幾步路又遇到另一問題。特工隊原計劃從德輔道中一號開始洗樓,沒料到上環段的德輔道中是二百多號,大隊人站在街角顯得有點躊躇,有隊員問:「德輔道中一號去到中環喎,行過去呀?」機靈的豪仔建議就地開始洗樓,特工隊選了身旁一幢商廈為目標,之後兵分兩路,三名隊員上樓,兩名隊員留守木頭車,並在街上派傳單。
隊員乘電梯到頂樓後逐層往下走,向每層每家寫字樓叩門。豪仔的第一擊就吃了閉門羹,碰得一鼻子灰。但特工隊並未氣餒,厚着臉皮再逐家寫字樓叩門,向職員道明來意,希望找僱主提供職位空缺,無奈僱主大多數均外出,他們只好留下問卷,希望日後能有收穫。「洗樓」一小時碰壁個案居多,幸好午膳前終獲兩位僱主即場填寫問卷,隊員始鬆一口氣。
從沒推銷經驗的豪仔事後腼腆地說:「第一次俾人拒絕,好驚好無奈,個腦一片空白,完全唔知講乜,覺得好尷尬!」慢慢熟習過程後始重拾自信,洗樓後期遇到友善僱主,更令他覺得「搵工」成功率由最初預計的三成增加至五成。
失業前做文員、外表文靜的Queenie(42歲)透露,出發前已預計會被人驅趕:「個心好慌張,但仍然要假裝鎮定。」僱主的正面反應對她來說猶如一支強心針,她希望透過洗樓搵工,能替自己及其他失業者找到工作,助人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