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是美國半世紀以來選情最激烈的中期選舉,在香港時間昨晚八時開始投票,共和黨是否能打破執政黨必在中期選舉慘敗的宿命,兼掌白宮和國會,要由選民發落了。不過,在投票開始時,已有選民說:「我想,現在最重要的是,保持府會勢力平衡,抑壓一下共和黨的權力。」
說這話的是四十二歲選民穆羅,是公共政策分析家,他在東岸馬里蘭州的票站內,為了平衡兩黨在府會的勢力,選了民主黨。不過,投票日前夕,蓋洛普民調顯示,共和黨在衝刺時刻,在中期選舉競選賽道上,至少跑贏了民主黨半個馬鼻,百分之五十一選民說會投共和黨一票,只有百分之四十五說選民主黨。
之前,兩黨鬥得難分難解,在民調中不相伯仲。現時在國會兩院,共和黨在眾議院佔多數議席,民主黨則在參院多一席;共和黨誓要在參院搶多一席兼控府會,民主黨則力爭搶回六個眾院議席,在國會當家。這次選舉還會為三十六個州選州長。
兩黨都不容有失,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更加緊張。他周二晨早八時,就在德州老家克勞福德牧場附近一個消防局票站,穿着牛仔褲投票了。他在票站說:「我希望全國所有選民都出來投票。」在預測只有三成半的低投票率下,哪一個黨能動員更多的支持者到票站投票,哪黨就贏。
在這天投票前,喬治布殊一直全情投入競選活動,從九月底到過二十三個州替共和黨候選人拉票,至投票日前夕起又一口氣跑了四個州,彷彿自己參選了一樣。他這樣緊張也難怪,因為共和黨整個競選運動都沾染他的色彩,政綱是他的攻打伊拉克和反恐政策,候選人都希望藉他的高聲望使自己搭順風車。
美國霍士新聞頻道甚至報道,他的拉票演說都是千篇一律說要攻伊、反恐,然後向選民大聲疾呼「我需要這個好人在參議院」,有時他能說出確切的候選人名字,有時忘了就改口說「我要這個好人」。中期選舉的喬治布殊化,由此可見。
共和黨若能在這次中期選舉勝出,很大程度上等於喬治布殊贏了。賓凡尼亞大學的政治教授內格爾說,「他那樣高調等於邀請選民向他的政策投票」,他的政策過關,加上共和黨兼掌府會,他之後推行政策就可更加強勢了。這所以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報道中期選舉時,就以「攸關勢力平衡的選舉」為標題。
由於二千年總統選舉佛州點票出現了一塌糊塗的狀況,加上一些州份用電腦投票,司法部派出了超過四百名觀察員到十四州二十六縣監察投票,確保投票過程不會出現混亂。美國中期選舉這次投票會到香港時間今天下午一時結束。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