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倡民企聘港人

劉永好倡民企聘港人

在本港上市的民企近期出現連串風波,令民企質素備受投資界質疑。獲《福布斯》雜誌評為內地第六巨富(去年為首富)、中國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昨日為民企「辯解」,指民企仍在學習,不可期望他們一開始便規範化。他又建議港府應大力鼓勵支持內地民營企業來港設點及聘請港人,這將有助解決目前本港面對的經濟困境。

朝規範化發展
劉永好昨日在香港總商會午餐會上,回應近期發生的民企風波,認為外界應該理解民企的發展歷史只有20多年,當初並未有建立任何市場經濟模式,只是以「摸着石頭過河」的形式發展,因此不可期望他們一開始便十分規範化。他承認民企在取得土地、市場進入和資金上均有很大限制,因而出現了一些不規範的情況,例如體現在信譽、責任問題上。他說:「他們(民企)現在仍在學習,朝向國際規範化發展。」
被問及有否遭國家查稅,他表示個人不知道有被查稅,但承認以往存在不規範情況,正在改善中。
他在會上又表示,香港應由以往純粹扮演通往中國的中介人角色,改變為完全融入國內高速增長的經濟體系中。中國現有200萬家民營企業,只要10%民企每家聘用1名港人,便可為香港創造20萬個職位。他以新希望為例,指公司計劃聘用10名港人,現已聘請了4、5人,主要負責金融和貿易工作,該集團又正申請在港設立國際貿易辦事處,從事農產品、原材料和化工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