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內地電訊業加費剛開始

投資學堂:內地電訊業加費剛開始

近日因中國電信(728)突然宣布大幅調高長途電話接入費7.5倍,以及中電信重新招股等事項,令投資者再次關注國內電訊市場的情況,今日不如跟大家一談國內電訊業的發展。
在過去,中國所有公共通訊網絡及業務均由前中國郵電部透過電信總局、省郵電管理局及市、縣郵電局所控制和經營。在1998年3月,中國電信行業重組,成立了信息產業部,承擔了前郵電部之監管職責,故信息產業部是一監管機構,不涉及經營電訊有關之業務。
截至90年代中,中國電信集團(即中國電信之母公司)原本是中國最大之電訊集團,當時是處於壟斷地位,但隨國內電訊業的改革,中電信集團的業務範圍便逐步被收窄。筆者個人認為近年國內電訊業的改革,某程度只不過是將中國電信集團的業務瓜分。正如2002年6月25日《人民日報》的人民網,其中一篇名為《人民觀察:誰是電訊改革受益者》內便這樣寫:「……電訊業的改革就是對中國電信不斷切分。移動切掉了,傳呼切掉了,這回北方的10家公司切掉了,中國電信的確是在改革中不斷被支解,其結果也使中國電信過去的獨霸天下到現在只能屈居第二。」
讀者可曾有印象中國移動(941)在1997年10月上市時,其名稱為中國電信(香港)公司,直至2000年11月才更改名稱為中國移動(香港)。基本上,中移動的移動電訊業務是由中國電信分拆出來,此外,中國電信的傳呼業務則分拆了給聯通(762)。還有更甚者,便是在2001年11月中國電信的業務再被分割,它原本擁有的北方10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之電訊資產也分拆給中國網通集團。由此可見,中國電信雖然仍保留「中國電信」之名稱,但其業務範圍已比以前減少了很多很多。

中電信拆骨後遺症
據信息產業部的資料,在分拆重組前,中國電信國內電訊業務收入的市場佔有率為99%(1998年底),是居首位;在分拆重組後,截至2002年8月底市場佔有率分布為:中移動40%、中電信30%、網通16.8%、聯通12.1%。可見其地位已被中移動蓋過。
順帶一提,中國六大電訊集團:中移動、中電信、網通、聯通、中國衛星及鐵通,國內稱它們為「5+1」之競爭格局。
筆者估計這次中國電信雖然未能成功調高國外接入的長途電話費,只是序幕而已,相信調高或增加其他方面的收費仍陸續有來。讀者可能奇怪,全球電訊費用正大幅下降,為何國內反而會增加收費?這便是中國電信這巨無霸被分拆之後遺症。因為以往是用自己的網絡,但分拆後便變成競爭對手之網絡,這當然要收費,例如以往由南方致電到北方,皆在中電信的網絡中,故不存在使用其他電信網絡之接入費,但在分拆後,南北兩方已分別屬於中電信及網通,故由南方致電到北方便產生接入費。
幸好中電信未能成功調高長途電話接入費,否則網通也會隨之作出類似行動,但始終認為國內電訊業增加收費可能是剛開始!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